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B.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C.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2019-01-30更新 | 557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2 .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材料二在新经济政策中,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合作社的巨大意义。从实质上讲,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使俄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这是们所需要的一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

—列宁《论合作社》

材料三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斯大林通过这种办法,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据材料一,苏俄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列宁对合作社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3)据材料三,归纳苏联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行的消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你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出的基本认识。

4 . 1918年列宁指出:“不怕租出格罗兹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格罗兹内和巴库为俄国重要产油区),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
A.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开始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油田
C.解除部分中型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D.设想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苏俄经济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
材料二 据苏俄中央统计局统计,1918—1919年度在26个省运达的粮食总量中有56%是粮食投机小贩运来的。城市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以10倍的高价从黑市上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经济状况的极端恶化,使人民的生活陷入空前的困苦中。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苏俄政府在农业和商业上的对策。
材料三   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利弊。
材料四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对原有经济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
2016-12-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一中等四校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1)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的政治前提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1871~1894
53
4697
9.6
19
16196
33.1
103
28000
57.3
1895~1913
463
90801
41
86
28469
13
136
103153
46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哪类企业的发展居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居于主导的原因。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的背景。并概括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材料四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
(4)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
2016-12-13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一中等四校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卷
7 . “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B.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D.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2016-11-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县六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士兵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lì),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9 . 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②④③①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与斯大林模式有关的是(       
A.“谁不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就是帮助敌人”
B.“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开垦、开垦、再开垦,大力种植玉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