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0 道试题
1 .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实施的条件B.所有制结构C.经济管理模式D.产品分配方案
2 . 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农业集体化运动
4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让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2016-09-27更新 | 2127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景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该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2016-09-14更新 | 374次组卷 | 34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7 . 二月革命发生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目标深得民心
B.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C.掌握了国家政权和军事力量
D.“和平”、“面包”的口号深得人心
8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   
A.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
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
C.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
D.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9 . 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
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
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
10 . 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巍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新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