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1941—1945年间,在苏联集体农庄中的农民收入中,以谷类和土豆计算的实物工资有下降趋势,农民个人出售农产品的货币收入在其全部收入中的比重则显著增长。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中市场机制的调节B.苏联产业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C.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D.二战推动了苏联政策的调适
2023-05-07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列宁指出:早期工人运动,“这是工人运动最初的、开始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是必要的,因为对资本家的憎恨心情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促使工人产生自卫要求的第一个推动力。”由此可知,列宁认为早期工人运动(     
A.蕴含了爱国主义的特质B.带有自发性的特征
C.受到空想社会主义影响D.其失败具有必然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世界革命”到“和平共处”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逐步形成了世界革命思想,认为俄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要互相促进。十月革命后,列宁将这一思想确立为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要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19183月,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阐述,“十月革命利用了国际帝国主义的“暂时故障”才能够取得胜利。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俄国苏维埃始终孤立无援,那么前途是没有希望的,能够拯救俄国的是唤起“全欧洲的革命”,从一国的革命转变成世界革命。”1920年夏苏维埃政府曾尝试借苏波(波兰)战争来唤起世界革命,最终失败。

——据杨泰龙《列宁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演进及其意义》等

材料二   19213月,苏波签订里加和约后,列宁对外战略发生明显转变,把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问题提上日程。19215月,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对国际形势进行分析,认为苏维埃政权在国际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今后俄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和平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通过我们的经济政策对国际革命施加我们的主要影响。”1921年,苏俄先后与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签订了贸易协定。1922年,苏俄政府参加了战后恢复欧洲经济问题的热那亚会议,使苏俄第一次在法律上被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所承认。

——陈杰军《从“唤起世界革命”到“和平共处”转变的时间和原因》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列宁外交战略转变的理解。
2023-04-21更新 | 4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七)历史试题【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31年,苏联设立外宾商店,最初是为外国人提供服务的场所;后来商店对苏联民众开放,民众可使用外汇或其他有价值的物品来换取他们生存所需的粮食和生活物品。1933年,外宾商店物品价值相当于当年苏联工业进口额的1/3。这一做法意在(     
A.缓解经济大危机冲击B.弥补计划经济不足
C.拓展工业化资本来源D.打破西方经济封锁
2023-04-21更新 | 58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1922到1924年,经过货币改革,苏联切尔文(币)对英镑、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1924年,外国记者惊讶地发现莫斯科“几乎没有追求美元的现象,美元的供给似乎比需求更大,现在美元也不得不屈服于本土的切尔文”。这反映了当时(       
A.苏维埃政权赢得人民信任B.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美元贬值
C.苏联工业化取得成效D.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紧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直到1928年,苏联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畜力和手工方式进行,大约1/3的农户缺乏进行独立经营所必需的生产资料,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农村生产关系亟待调整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C.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严重D.农业集体化运动缺乏认同
2023-04-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当时位于乌拉尔地区的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由美国麦基公司以美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为蓝本设计的,并有大批美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其建设。这反映了当时(     
A.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经济实力增强外汇储备量充足
C.国际形势客观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D.在美国帮助下苏联工业化得以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俄国只有调节商业、恢复流通,“才能着手解决极其迫切的经济需要问题”,只有通过商业领域的发展,“才能保证大工业有恢复的可能”。该时期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     
A.以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为重心
B.找到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C.将经济独立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
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2023-04-14更新 | 76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迎春中学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有学者指出:他认为“世界革命”发生的时机尚不成熟,随着大战的结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获得胜利而能够利用胜利向本国被压迫阶级作一些不大的让步,这些让步毕竟在推迟这些国家的革命运动,造成某种类似“社会和平”的局面。这里的“他”应该是(       
A.马克思B.列宁C.罗斯福D.丘吉尔
2023-04-10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4年,苏维埃政府进行币制改革,使卢布的价值逐渐稳定下来。1925年联共(布)召开中央全会,决定放宽对私人工商者的信贷条件,降低高额税率。在农村取消对农民经商的限制,增加对农民的贷款。这主要反映了苏联(     
A.根据国情调整经济政策B.政治经济危机日趋严重
C.重视缓和与农民的关系D.切实注重提高生产效率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