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1929年,联共(布)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有整村、整乡、整区、整州甚至整个共和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在几天的时间里完成将千百万个体农民经济改变为集体经济的过程。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B.广大农民热切地拥护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模式使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D.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023-03-23更新 | 88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4年,俄共十三大政治报告中说:“我们发展经济是要有利于资本主义,还是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国家资本主义呢?”“蜕化的问题是存在的,资产阶级不相称的发展的危险是存在的,而且毫无疑问它正在农村兴起。”该报告说明当时苏联(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B.新经济政策遭到质疑
C.战时共产主义无以为继D.农业集体化势在必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7~1928年,苏联同西方国家签订了不同类型的技术转让协定。苏联“一五”时期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哈尔科夫拖拉机制造厂、下诺夫哥罗德汽车厂、顿巴斯煤矿等工程,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从西方引进的新技术。这说明(       
A.西方对苏联的外交孤立被打破B.经济危机成为苏联发展的机遇
C.技术交流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显著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苏俄(联)党内,还有相当一批人患有“怀旧病”,他们认为在那个“英雄年代”里,所面临的环境是艰难的,但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美好的。只要战争一结束,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根本不需要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就可以到达真正的共产主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深得民心B.苏共党内对发展道路未达成共识
C.新经济政策实施具有盲目性D.人民群众对工业化建设充满期待
5 . 下表所示为部分国统区学者对苏联的“五年计划”的部分看法。这些看法(     

时间

学者

看法

1936年5月

漆琪生

“轻工业全般的(地)停滞不进,乃是第二次五年计划的缺弱的部分,关系苏联民众生活内容之改善”

1936年12月

袁孟超

“是在全国人民极困苦的生活中进行的”

1937年5月

林雄九

“食料品和生活必需品,颇感缺乏,国民不得不度其低度的生活”
A.体现了政府的反共立场B.否定了苏联的建设成就
C.继承了传统的农本思想D.指出了苏联模式的不足
6 . 1928年夏,斯大林提出,"现在我们需要大批大批的、成千上万的能够在各种知识部门中成为行家的新的布尔什维克干部"。1937年3月,斯大林又提出,"挑选工作人员,第一是政治的标志,即是否值得在政治上信任;第二是业务的标志,即是否适合做某一项具体工作。”斯大林的主张(     
A.推进了工业化战略B.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C.发展了新经济政策D.弥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2023-02-22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3届高三4月新高考模拟冲刺(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29-1933年,苏联农民将自有的牛 马等大量宰杀,各种牲畜的存量几乎都下降了一半。直到 1953 年,苏联牛、马的头数仍低于1929年之前的水平。这一现象源于(     
A.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推行B.现代化机械的生产替代
C.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2023-02-15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四)历史试题【河北卷】
8 . 1919年2月,苏维埃政权开始进行另外一种试验:授权国有企业、企业集团、市苏维埃和工会获得土地,组建苏维埃农场并生产供自己使用的农产品。此举意在(     
A.缓解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抵制情绪B.利用工业扶助农业发展
C.解决粮食供应不足问题D.顺利实现向农业集体化过渡
2023-02-10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河北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已基本在西欧一些国家确立下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日益高涨和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思潮便随之出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摘编自刘琪《浅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前景》

材料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引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推翻了旧政权,第一次建立起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布尔什维克实行了针对包括银行在内的大型企业的国有化措施,确立了公有制的地位。同时,加强了工人在生产中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巩固了工人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坚决同党内外否定共产党领导权的思想作斗争。列宁认为,只有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帮助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克服从旧社会中带出来的缺陷和不足,才能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摘编自卢迎春《论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开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月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2023-01-14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7(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9年,联共(布)通过决议,明确规定由联共(布)中央直接领导的共产主义科学院应成为全国科研的中心。1932年,联共(布)还通过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成立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苏联作家协会和各艺术团体并在协会中成立共产党党团。这些措施(     
A.有利于科学文化事业走向繁荣B.有利于苏联模式的形成
C.抵制了经济危机下的西方渗透D.加速了苏联工业化进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