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苏(俄)联某一时期占有不同土地量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变化,此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没有播种地
的农户
有播种地的农户
2.俄亩以下2.1—4俄亩4.1—10俄亩10俄亩以上
1920年4.747.931.615.30.5
1925年1.836.336.923.71.3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建立D.固定粮食税的实行
2024-04-23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26年,苏联政府将粮食收购价格降低20%—25%,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紧张。1927年,政府降低了工业品价格,加剧了轻工业产品供不应求。之后不久,国家对工农业产品多次提价降价。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市场经济受到了挑战B.逐步加大对经济的调控
C.工农业发展停滞不前D.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强化
3 . 下图是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1913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破坏两国工业B.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经济迅速恢复
C.两国工业均遭到经济大危机的重创D.苏联曾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20年底,在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余粮收集制进一步扩大到棉花、麻类、皮革等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国有化从大中企业推广到广大小企业,进一步取缔一切私人贸易活动等,这些措施,远远超出了俄国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下降。对此,苏俄政府决定(     
A.进一步推动农业集体化进程B.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C.继续加强对生产资料的管制D.对经济的发展实行计划管理
2023-08-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已走过170年的风雨历程,从最初的社会主又思潮中的一种发展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思想体系,如今已成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理论,并深深根植于人类文明导向的实践中。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6 . 1917年4月,列宁指出:“我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随着“七月流血事件”的爆发,列宁提出:“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那就不能害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随后又强调:“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这反映出列宁(       
A.主张暴力夺取政权B.认同俄国革命具有特殊性
C.革命思想与时俱进D.注重总结二月革命的经验
2023-07-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豪洋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列宁认为只有根据俄国的实际,制定符合小农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才能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主张在粮食税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城乡间自由贸易和市场机制,把商品交换作为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主要杠杆。列宁此举旨在(       
A.密切城乡经济关系B.重建市场经济体制
C.扩大政权统治基础D.维护小农经济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设想;但是,列宁于1915年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观点。列宁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基于(     
A.帝国主义阶段的新变化B.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教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无论是苏俄内部还是列宁,他们都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退却,但列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同看法,他将新经济政策看作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列宁认识的变化(     
A.肯定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B.指明了苏俄革命发展的方向
C.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适应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0 . 苏联(俄)历史上某个时期,中央先后收到农民的来信说道,"粮食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耕的种子都吃掉。"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苏联(俄)正在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