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52年,苏联对农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苏联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秋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7%,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98%,甜菜种植机械化程度95%。这些数据说明当时苏联(     
A.斯大林模式潜藏着弊端B.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C.赫鲁晓夫重点改革农业D.科技成果多用于农业
2023-07-14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第八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36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第37章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38章198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第39章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40章走向战争1929——1939年

第41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2007年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14年至1945年西欧历史发展的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趋势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维新改良的潮流急速地涨涌于民族觉醒的曙光之中,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它吸引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例如,商人经元善就是因此成为一个著名的政治人物的。同时,孙中山、杨衢云、陈少白也挟着革命的风雷走上前来。他们代表着历史的下一个阶段。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愈加严重,满怀救国救民胸怀的先进分子不断尝试各种主义来拯救中国,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拯救中国的出路。

——摘编自李计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败后民族觉醒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和商品交换。1921年初苏俄所允许的“商品交换”,则是全新的政策,它是粮食税制的李生兄弟,是允许农民自行处理纳税后产品的必然产物。列宁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分析了苏俄当时落后的经济状况同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矛盾,阐明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能是现代化大工业,列宁对此是十分明确而坚定的,是一贯的。列宁指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新的法律制度并以此来保持和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经济制度。

——摘编自周鹤敏《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材料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因经历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亲身实践,其主要内容无论是理论、实践还是层次、复杂性上都比马克思、恩格斯有新的、全面的、具体的发展和发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又一个新的历史高峰。

——摘编自陈永东《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及其创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2023-07-01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苏联国民收入从1928年的244亿卢布增加到1932年的455亿卢布,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大机械制造国。苏联成就的取得主要在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D.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20年代,列宁通过实行粮食税对农民作出让步,然而实行粮食税之后农民手头就会有余粮,交换成为了必然;随着实践发展,农民的交换范围也慢慢扩展到了全国,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货币关系的运用是现实的需要B.苏俄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
C.社会主义改造拓展到农业领域D.国内战争需要稳定的粮食供应
2023-06-06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     
A.调整农民与国家的关系B.允许私营企业的发展
C.集中力量保证战争胜利D.适当地引入外国资本
2023-06-06更新 | 17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左右摇摆,时而向农民让步,放松对价格的控制,时而打击私人买卖活动,压低农产品价格。这一现象反映出(     
A.苏联政府已经失去对农业的控制B.新经济政策与工业化方针的冲突
C.经济危机影响了农产品价格D.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3-05-25更新 | 70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10 . 1921年,俄共(布)通过决议,规定租让给资本家经营的企业,承租人必须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必须从国外招聘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1927~1928年,苏联通过租让方式引进的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价值达1700万卢布。这说明当时苏俄(联)(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B.承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优势
C.努力缓和同西方国家的矛盾D.致力于推动生产方式现代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