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普京在谈到苏联解体时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是因为苏联
A.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B.体制僵化使社会缺乏活力
C.严重忽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D.与美国争霸造成经济困难
2 . 苏联工业在1937年占工农业比重的77.4%,工业总产值在1940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城市人口在1940年占总人口的33%。这一局面
A.保证了国内战争的最终胜利
B.表明两极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
C.说明了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
D.证明斯大林模式有一定合理性
3 . 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金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金卢布。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786个。这说明苏俄
A.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
B.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D.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
2019-05-14更新 | 93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列宁指出:“仅靠摧毁资本主义,还不能填饱肚子,必须取得资本主义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基于这种认识,苏维埃政府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采用租让租借制
C.加速农业集体化
D.提出工业化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材料表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A.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B.引入市场经济因素
C.注重维护农民利益
D.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6 . 《列宁全集》记载:“应该尽量少干蠢事,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蠢事,尽量冷静地考虑: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与材料中“改良、渐进的方式”相符合的措施是
A.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承认企业和个人物质利益
7 .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为此,国家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取消义务交售制
8 . 强制性是余粮收集制的特征之一。联共(布)领导人、被誉为党内头号思想家的布哈林曾说过:强制是“吸引农民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手段。”布哈林认为强制性有利于
A.保证战时的粮食供应B.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C.组织农民,发展生产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