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1923—1925年苏俄(苏联)租让简况。租让制的实施旨在(     
年代国家内容
1923德国一百万公顷森林资源
1923英国勒拿河地区的金和铜及其他有色金属的开采
1923瑞士兴办轴承厂
1925美国开发12492英亩的锰矿和萨哈林岛的煤
1925荷兰建立俄荷木材公司
A.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建立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C.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D.实现与西方关系的正常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9—1932年,苏联出口产品主要是粮食、木材、石油、矿石、毛皮,进口产品主要是机器设备。1931年全世界出口机器设备的1/3都是发往苏联的;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技术人员约2万人。这一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苏联解决了工业化资金技术问题B.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契机
C.苏联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D.苏联打破了帝国主义的遏制政策
2023-08-28更新 | 15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八)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已走过170年的风雨历程,从最初的社会主又思潮中的一种发展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思想体系,如今已成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理论,并深深根植于人类文明导向的实践中。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21年3月,苏俄政府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一政策被称之为(     
A.自由贸易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D.余粮收集制
2023-07-30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毁灭的世纪”,经济危机、世界大战与冷战、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各种环境与社会问题等等给人类文明蒙上阴影。也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新生的世纪”,新兴力量的崛起、新的现代化路径探索、新的历史发展趋势和国际关系等也给人类发展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机遇,带来了希望。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线索或角度切入,以“20世纪:一个新生的世纪”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分论题、论证、结论三部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苏俄政府原计划在1921年8月15日以前用工业品交换3200万普特粮食,但到10月1日只完成原计划的6.8%,这种非市场的交换因遭到农民的抵制而陷于失败,私人买卖日趋活跃。政府不得不改变方针,允许农民等将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自由贸易。这表明苏俄(       
A.在逐步向新经济政策过渡B.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C.放弃了对社会经济的干预D.开始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2023-07-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2023-07-17更新 | 3974次组卷 | 2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湖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1925年,在苏联农村中,富农占到全体农民的3.3%,中农占61.1%,贫雇农占35.6%;工业中,私营企业包括小工业和手工业占整个工业生产的23.9%,其中资本主义成分比重不超过15%。这表明苏联(     
A.延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
C.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是1926年苏联发行的1卢布货币的示意图。该货币的发行(     

       

A.体现农业集体化的特征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产物
C.与新经济政策实施相关D.是斯大林模式的重要标志
10 . 1920年至1921年的苏俄农村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工人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从农村取得粮食,而农民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保卫自己的粮食,于是“红军和工人征粮队员往往被农民打死,而农民也因暴力抗征而遭枪杀”。这表明当时苏俄(     
A.外国武装干涉造成了国家分裂B.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C.对和平的渴望成为民众的共识D.农业集体化导致农村凋敝
2023-07-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