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中正与创新的改革社举,

新经济政策的守正: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坚守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之正

整守维护人民和国家利益之正

坚守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之正

新经济政策的创新:探索适合苏俄国情的建设发展方式

开创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之新

开创经济建设方略之新

开创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之新

——摘编自李爱华《新经济政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守正与创新》

根据材料,围绕对新经济政策的解读,提出一个主题,并运用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苏联(俄)20世纪初谷物的总产量(苏联境内,单位:10亿普)

1913年1920年1924年1925年1926年1927年
黑麦1.20.61.11.41.41.5
小麦1.50.50.81.21.41.2
大麦0.70.30.20.40.30.3
燕麦0.90.40.50.70.90.8
谷物总数4.72.63.14.44.74.5
A.谷物总产量持续增产B.农业集体化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D.实行粮食税利于稳定国民经济
2024-04-11更新 | 300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28年、1932年、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的排名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32
拖拉机422
电力1073
石油322
553

A.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赫鲁晓夫的改革使苏联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C.苏联工业指标排名的提升与西方经济危机无关
D.苏联重工业发展是推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果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   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冲击的方法”和“围攻的方法”分别指苏俄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与“冲击的方法”相比,“围攻的方法”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主要举措,并分析这些举措的主要弊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 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比较图
A.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B.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020-07-28更新 | 194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它打破了几千年来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了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由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当家作主,人人共同劳动致富的新的社会制度已由理想变成现实。对此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
B.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C.巴黎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D.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新的现代化模式
7 . 到1931年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授助的项自己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总值为8300万卢布外汇。1931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出口量的三分之一,1932年上升到二分之一左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苏联利用经济危机努力提升本国工业实力
B.欧美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经济封锁
C.苏联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我发展的转变
D.美德两国与苏联的关系比较密切
8 .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532
机器制造业4422
联合收割机21
电力151073
6644
石油2322
5553
A.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D.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9 .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
D.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2018-03-1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文)试题
10 . 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
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l

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
D.1928—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