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几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主观题中,表格型材料题发展尤为迅速。这类试题特点是:外观简明,隐含信息量大,它能够以表格形式呈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从不同角度较直观的折射出历史的本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摘自人民版必修二教材)
材料三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四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

请回答: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科技革命的名称、主要标志和新工业部门的变化。
(2)从材料二的表格中你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排名表的背后反映了苏联经济存在什么结构性的问题?
(3)材料三中的三个图表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
(4)材料四与材料三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原因。(提示:从公有制经济成分及其它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归纳。)
2019-01-30更新 | 8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美)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图示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A、B两个时间段中国、苏联粮食产量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
3 . 如图是1890—1938年美、英、德、俄国/苏联四国的生铁产量示意图。其中①③分别是
A.美国、德国B.美国、俄国/苏联
C.英国、德国D.英国、俄国/苏联
4 . 如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这直接反映了苏联
A.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D.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020-03-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察俄国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分析导致粮食产量上升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执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的确立
D.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6 . 下图是1928年和1932年苏联工业产量和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长示意图。示意图反映出的主要信息是
A.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B.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C.苏联重视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
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2018-03-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题
7 . 下图是苏俄(联)1913年—1937年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对1932—1937年工业发展程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C.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果
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2016-11-27更新 | 10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