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917年,面对俄国的革命形势,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告诉人们,不能把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看成是同一个模式的、一成不变的、僵死的事物。该观点(     
A.否定了暴力革命学说B.重构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
C.标志着列宁主义形成D.意在强调俄国革命特殊性
2024-05-14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国际危机管理的核心是危机决策, 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危机管理的成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政策使得苏俄的工业生产、物资供应、民心汇聚达到了一个空前集中的状态,起到了……抵御帝国主义侵略、镇压国内反动叛乱的作用……不过,随着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这一政策的弊病愈加凸显……不仅没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物质产品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矛盾也不断激化,以至于引起十月革命的主力军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叛乱,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垮台的多重危机。

——摘编自韦光波、朱喆《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材料二   经济危机下的大国选择大事年表

1929 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狂潮,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0 年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效仿。
1933 年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1933年美国颁布《紧急银行法》,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
1940 年德国提出“马克计划”,提出以马克代替黄金。
194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递交“战后货币政策”“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对抗马克计划。

——根据李世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等整理

材料三 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7月 21日)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国内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制度优势显著……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

——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8月 24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所实行的“政策”名称,并结合所学,从危机处理的视角评述这一政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面对经济危机的选择,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的“选择”造成的经济影响。
(3)根据材料三,提炼三个关键词以说明我国提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政策变化依据。综合材料一二三,围绕“应对风险挑战”谈谈你的认识。
2024-04-12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海报《1918年11月7日,起来吧,劳动人民》,画面中士兵吹响着召唤的号角,手上拿着被打碎的锁链,脚下踩着王冠。这幅海报(     

A.号召人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谴责帝国主义发动世界大战
C.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D.歌颂十月革命开辟历史新纪元
2024-04-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对苏俄(联)某一经济政策核心内容的叙述。该政策的实施(       

重新启动市场机制,利用贸易和商品经济连接小生产者、工业、农业和国内外要素资源,利用市场把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融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使它们共同服务于实现工业化、提升生产力的总目标。

A.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2024-03-21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1921年2月,苏俄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上一个海军要塞喀琅施塔得发生兵变,这里驻守的1.5万陆海军士兵绝大多数是“穿了军装的农民”,兵变集中反映了农民的不满。为此列宁(  )
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B.推行农业集体化C.扩大农民的自主权D.实施余粮收集制
2024-03-17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28年,苏联的工程师仅约占工人总数的0.25%,且大都不掌握先进技术。为此,苏联首先增加工厂艺徒学校,大力发展各种职业讲习所,以培养熟练工人和初等技术人才。这表明苏联当时(     
A.努力夯实工业化基础B.新经济政策效果不佳
C.文化教育事业的滞后D.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
2024-03-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21年,苏俄人民委员会会议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发展私营企业形式和合作社形式的手工业和小工业,并尽力发展农业合作社,鼓励小生产者的合作化要求,鼓励一切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实行自愿入社的原则。据此推断,这一决定(     
A.有利于民众生活的改善B.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的推广
C.表明私有制度全面恢复D.动摇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8 .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西伯利亚地区的工厂生产的初加工云母占全苏联总产量的85%,大型电站总数从30座增至124座。这些成果体现了当时苏联(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经济危机破坏较小
C.适应卫国战争的爆发D.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如图所示为1939年苏联电影《拖拉机手》中的画面,它展现了男子拖拉机手队和女子拖拉机手队展开劳动竞赛的场景。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B.工业反哺农业取得显著成效
C.国民经济结构得到明显改善D.赫鲁晓夫改革重心转向农业
2023高一下·湖北·学业考试
10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与传播]

材料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列宁把马克思理论转化为实践,从1917年到1989年,共产主义力量在世界上发展迅速。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全世界人民产生了伟大而深刻的影响,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

——改编自周明博《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民国初年政治的失望,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又使政治问题逼人而来,人们迫切地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新方案。这时,世界局势已然大变,一战的浩劫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令人怀疑,而俄国革命却引起人们很大的好奇心。五四以后,人们对俄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便抱有了相当的期许。

——改编自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文化转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代背景。
2023-09-16更新 | 21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