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谨慎、勤勉、能干的‘业主’,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否则,就不能使这个小农国家在经济上站稳脚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该国取得的成就是
A.粉碎了各种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B.巩固了受到严重冲击的工农联盟
C.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2 . 列宁曾说过,这是“踏上了真正社会主义的收购粮食的道路,使粮食不再是商品,不再是投机的对象”。这表明当时
A.粮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保障
B.列宁认为社会主义不应有市场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人民利益
D.列宁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3 .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原本打算向农民提供工业制成品作为补偿,但由于当时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为前线生产而没能实现;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集中力量服务于战争
B.从未考虑过农民利益
C.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
D.是市场经济下的失误
2018-02-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
4 . 有学者认为:“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该学者评价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5 . 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苏俄境内,全国上下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下,你不可能做的事情是
A.从事经商活动B.把粮食捐给前线C.参加义务劳动D.参加红军
6 . 强制性是余粮收集制的特征之一。联共(布)领导人、被誉为党内头号思想家的布哈林曾说过:强制是“吸引农民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手段。”布哈林认为强制性有利于
A.保证战时的粮食供应B.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C.组织农民,发展生产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 . 这是名同学上课做的笔记,笔记的部分内容如下:

这主要反映了苏联(俄)
A.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的变化
B.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的变化
D.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
2016-11-18更新 | 4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卷
8 . 1918年,苏维埃全俄执行委员会宣布:“在战争形势下,全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军营,全体居民都要无条件履行保卫国家的任务,国内所有资源都必须用于战争需要。”当时苏维埃政权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新经济体制
2016-11-18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名校名师新编“百校联盟”高三交流联考文综历史卷
9 . 大国的兴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回答下列各小题。
1.近代以来,日本从希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企图成为世界的主角,经历了两次兴衰浮沉。下列各项属于日本第二次崛起原因的是
①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了现代民主制度   
②“冷战”格局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③通过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          
④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6-11-18更新 | 9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文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