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下列苏联领导人按执政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
B.斯大林——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C.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D.斯大林——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2020-09-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
A.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B.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C.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D.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20-09-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标志着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的事件是
A.第一国际成立B.巴黎公社建立
C.十月革命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
4 . 下列不属于苏联工业化特征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为中心B.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C.由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形式来进行工业化D.通过市场机制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党和国家面临一系列问题,对斯大林登峰造极的个人亲拜,以及由此引起的民主法制的破坏、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状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很大的压抑。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却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如何对待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改革就难以进行。

——摘编自【俄】亚历山大佩日科夫《“解冻”的赫鲁晓夫》

材料二 马克思曾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国家的权力日渐缩小,自治机构的权力日趋扩大。1950年,南斯拉夫颁布《工人自治法》,由国家所有制开始转变为所谓的社会所有制。1963年,通过第三部宪法,决定所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实行自治原则,并允许共和国和自治省行使主权。1953〜1963年,南斯拉夫经济发展的速度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从1971年开始,又实行“国家集体元首制”和“议会代表团制”,提出要把企业改造成为劳动者的自由联合体,实行联合劳动,成立联合劳动组织。但是,改革也导致本位主义与分散主义盛行,最终把这个国家拖向了瓦解的深渊。

——摘编自江春泽、汪丽敏等《南斯拉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背景,并说明赫鲁晓夫在“现实问题”上所采取的重要行动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并分析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的影响.
6 . 1920年7月,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征收粮食税的重要性
C.恢复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以前,列宁设想俄国能够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一路高歌猛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是现实给了列宁“当头棒喝”,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并没有给俄国带来想象中的社会主义的“美妙图景”。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正经历着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经济崩溃、农民破产、人心不稳,在十字路口徘徊的苏维埃政权摇摇欲坠。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出路”在哪里?在亲自去各地农村调研之后,列宁紧急叫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闪亮登场,提出发展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摘编自尹惠娟《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方法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根据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不同情况以及利用、限制、改造的需要,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阶段。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

——摘编自张焕新《论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理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相似之处,并简析新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意义。
8 . 多数西方人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这个国家是如图中的
A.AB.BC.CD.D
9 . 有一则关于苏联的小笑话:越战时期,河内物资奇缺,向苏联求救。苏联电:勒紧腰带。河内回电:请给腰带。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工农业比例失调B.战争影响了经济
C.农产品生产过剩D.工业化不见成效
10 .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俄(联)经济尽快的工业化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这一观点
A.主张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B.全盘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C.脱离当时的国情研究历史问题D.认为新经济政策被取代具有必然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