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1922年起,苏俄的工业企业开始恢复,工业总产值较上一年提高50%,1921年至1925年工业年均增长40%,19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的75%,机械制造业超过战前13%。造成此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开展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践
C.新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D.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1年4月,列宁明确指出,要用一切办法坚决发展流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因为我们给予资本主义活动的范围,是相当狭小而“适度”的。这说明苏俄正在(     
A.力推余粮收集制B.实施农业集体化
C.优先发展重工业D.推行新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一度成为世界上进口机器设备最多的国家,而到1937年苏联不仅停止了进口拖拉机、汽车和农业机器,还开始出口这些机器。这一变化说明(     
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B.苏联经济的自主性增强
C.西方商品倾销得到抵制D.苏联已经摆脱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3-05-25更新 | 70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A.苏联政权正面临着巨大危机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确立
2023-05-24更新 | 1025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以后,《火星报》被孟什维克控制,成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列宁认为必须把创办新的机关报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首要任务,"没有它,我们就会走向不光彩,必然的灭亡。"列宁提出这一主张旨在(     
A.加强党内思想统一B.探索革命过渡途径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改造社会民主工党
2023-05-06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俄国只有调节商业、恢复流通,“才能着手解决极其迫切的经济需要问题”,只有通过商业领域的发展,“才能保证大工业有恢复的可能”。该时期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     
A.以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为重心
B.找到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C.将经济独立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
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2023-04-14更新 | 76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6—1927年苏联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超过1/3依赖进口,到1932年进口机器设备的比重下降到13%,1937年则只占0.9%并开始向国外出口机器设备。这说明(     
A.经济危机阻滞西方对外贸易B.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进程
C.西方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封锁D.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9 .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     
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
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023-03-09更新 | 2306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漫画不是客观实物的“写真”,它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带有主观和艺术夸张的成分,但仍能反映特定时期的世事变迁与时代内涵,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立场。透过历史漫画,我们可以叙史解史。



请提取两幅漫画的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围绕漫画主题,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