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而同时期的苏联从1929年的5%迅速跃升为18%。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导致苏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苏联腾飞
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C.反法西斯战争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充分发挥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2020-04-15更新 | 35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C.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D.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
2020-04-24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该“号召”
A.坚持了巴黎公社的基本原则
B.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策略
C.提出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D.力图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4 . 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
A.完全肯定B.全盘否定C.客观公正D.不置可否
2018-09-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上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任命约翰逊将军主持全国复兴总署工作。约翰逊采取的措施有:国家干预企业生产:国家可以全面收购私人企业:国家干预企业劳资关系:国家兴办公共工程等。

材料三: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材料三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僵化模式指什么?在经济上的主要弊端表现在哪里?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认识,

6 . 李宏宇同学在历史笔记中写下多条学习心得。阅读下列心得,回答问题。

历史很有趣,借助图片,可以认识许多历史史实。比如,看到下列图片就能想起相关的历史事件。

(1)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历史既要记,也要悟,悟出其中道理,方能触类旁通。比如,欧洲曾出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其他国家,如中国、日本、俄国也会有“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2)写出中国、日本、俄国出现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历史是人类的活动,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了社会变化的细节。比如哥伦布、瓦特、林肯等。

(3)写出上述三人的主要事迹。

2018-09-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苏俄政府在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1921年5月又颁布法令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一政策的发展与变化,说明
A.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B.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C.适应了战时的特殊环境
D.已放弃了建立公有制经济
8 .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2019-01-30更新 | 2643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二上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B.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
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D.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10 . 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98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23300万普特;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62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36100万普特。这一变化
A.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见证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
D.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