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7 道试题
1 . 1928年8月,乌克兰农民在寄给《农民报》的信中说道,中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少播种的做法,因为少播种就可以进入35%的免税贫农的圈子中。同时,中农普遍认为他们是在替懒汉干活。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阶级斗争影响经济发展B.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
C.农业发展遇到了困难D.指令性的经济模式弊端突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7年苏联开始对劳动英雄实行高标准退休保证金待遇。1928年苏联第一个关于养老金待遇的国家法令规定:男子从60岁、妇女从55岁起享受养老金。1933—1937年期间,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附加优惠待遇。这些措施的实行(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一定保障
C.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D.深受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英国伯纳德·帕特瑞奇创作于1921年8月的漫画《人类的诉求》,漫画描绘了忍饥挨饿的苏维埃人民,列宁手持求援书,求援书这样写道:“致全世界无产阶级:我恳请被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的你们,能够向受害的同胞伸出援手,拯救苏维埃共和国!”该漫画(     
A.表明苏联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B.意在丑化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C.表达了对无产阶级联合的隐忧D.忽视了苏俄经济调整与转机
2023-1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学者在研究苏俄(联)某一经济政策时写道:“反对者认为该政策使财富在一极积累,而一极贫困。也许在某个地方工业和商业会得到发展,但工人阶级会落入深渊,矛盾将发展,其结果将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据此可知该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23-12-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必修)
5 . 在俄国革命早期,列宁认为社会动员工作要围绕城市工人展开,对于农民则是“间接动员”。后来列宁思想转变为“我们应该依靠群众,应该派鼓动员到农村中去”,要利用通俗小册子、图表、电影、苏维埃唱片等来传达农村社会动员内容。列宁思想的变化(     
A.表明俄国农民受压迫最为严重B.得益于对俄国国情认识的深化
C.显示出一战中俄国的损失巨大D.反映出当时已经形成工农联盟
6 . 1952年,苏联某集体农庄的统计数据显示: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生产谷物、牛肉、猪肉和牛奶都是赔本的,而这种现象在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农业领域改革势在必行
B.实行余粮收集制导致粮食紧缺
C.受制于西方的经济封锁
D.发展重工业滞后了农业机械化
2023-11-30更新 | 468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劳动竞赛是苏联一项经常性的群众运动,从形式看,可分为个人竞赛和集体竞赛,从内容看,可分为响应国家计划竞赛、合理化建议竞赛、技术革新竞赛、提高产品质量竞赛、节约资源竞赛、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运动等。这些劳动竞赛(     
A.提高了劳动生产强度B.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战略
C.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D.消除了经济体制的弊端
2023-11-29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月调研)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说,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确实成为世界上能够生产各种类型的、最现代的工业品的四个国家之一,但苏联经济具有“兵营”的面貌,经济完全军事化,完全从属于军备生产的势头开始加强。苏联领导人在脱离了社会文化和共同文明的情况下只是重复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成就和一些组织形式。该学者意在说明(       
A.苏联模式为苏联工业化作出了卓越贡献B.苏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潜藏着严重危机
C.西方技术成就对苏联建设具有重要影响D.国民经济军事化运动改善苏联产业结构
2023-11-27更新 | 13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联共产党在1926年提出了“彻底肃清资产阶级对劳动群众政治影响的残余”的决议;在1927年的决议中提出了在工商业领域对私人资本“采取更坚决地从经济上加以排挤的政策”。这些决议(     
A.纠正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错误做法
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领域的管理控制
C.沿袭了“以退为进”的经济发展策略
D.确定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10 . 1926年,苏联政府将粮食收购价格降低20%—25%,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紧张。1927年,政府降低了工业品价格,加剧了轻工业产品供不应求。之后不久,国家对工农业产品多次提价降价。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市场经济受到了挑战B.逐步加大对经济的调控
C.工农业发展停滞不前D.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