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图说历史课程标准》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各是什么?后者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简要说明该举措取得的成效。这一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司
(3)结合上述两段材料,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2021-07-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1929,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农业调整署、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三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摘自肖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指的是什么?该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在经济体制上摆脱“路径障碍”的两次重大举措。
2021-07-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文科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业复兴”,包括制定企业公平竞争法规,保证工人有权谈判,等等;第二部分是“公共工程和建筑规划”,授权成立公共工程局。此外,新政期间,罗斯福政府还在铁路、机动车、航空、商船等各运输部门以及公共事业等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令,加强了政府的监督和管制。

——摘编自胡国成《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材料二   1921年,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会议上通过的《党在恢复经济方面的当前任务》的决议中指出:“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通过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的精确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叶伯华《战时共产主义与列宁的经济建设思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分别“新”在哪里。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党大都采取护国主义立场,因而转到本国政府方面,第二国际破产。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对待帝国主义战争问题上坚持正确的路线,不断揭露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并团结各国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努力引导本国人民以革命行动反对本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战争政策。

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以卡尔·李卜克内西、卢森堡、蔡特金、梅林和威廉·皮克为代表的革命左派,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提出无产阶级的“敌人在国内”、“以战争反对战争”的革命口号。1916年他们组成“斯巴达克团”。5月1日在柏林发动了反战示威。李卜克内西为此而被捕判刑,更引起了许多城市的罢工抗议。1916年参加罢工的达12.9万人,1917年增到66.7万人。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国际工人运动发生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依据及启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 1921 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 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第 42 卷)

材料二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美国两者政策调整的共通之处。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 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 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被当时的评论斥责为是“由莫斯科之手”签署的“带有苏联印章的 红色新政”,是要以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

材料三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 年 5 月, 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 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 1988 年 降至 4%。1987 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 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时评对于罗斯福新政所持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理由。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主义”产生的背景,归纳撒切尔夫人 在经济领域调整的措施,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因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园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制余商品技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过抛售农产品平柳市场价格。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1938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一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指出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及相同点?二者的农业政策对我们深化改革有何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整个计划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复兴与改革。还有第三个目的,那就是企图使经济制度趋于平衡。他说:“我们所寻求的乃是我国经济制度中的平衡,也就是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平衡,劳资与消费者之间的平衡。”由于这些目标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全面规划,它们就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要扩大政府的督导、管理与活动。但不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它是一个引向社会主义的运动。

﹣﹣摘编自[美]福克讷《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要在苏联经济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扩展工业,首先必须给工业创造市场的、原料的和粮食的前提。如果国内没有原料,如果没有粮食供给工人,如果没有稍微发达的农业作为工业的基本市场,要发展工业是不可能的。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斯大林提出了“必须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的口号,并指出,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脑,工业是一把钥匙,用这把钥匙就能在集体制的基础上改造落后的分散的农业。

﹣﹣摘编自邢艳琦《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在农业领域寻求平衡的主要做法及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斯福的做法相比,斯大林农业政策的不同,并说明其政策的积极作用。
2020-07-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5.5544.24

材料二   直到1913年为止,俄罗斯是一个谷物净出口国。谷物平均年产量为7500至9000万吨,每年能出口粮食500至1000万吨。然而在苏联时期,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粮食年产量降到了6300--6500万吨——比沙皇俄国时还低。在这期间,人口总数上升至2 亿。所以苏联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以喂饱自己的人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国土面积,耕地面积均低于苏联的情况下,2019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其中小麦出口量超过美国,位居时界第一位。

——2020年2月《大生》

材料三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俄(联)在20世纪20年代农业政策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一及材料二,分析苏联大量进口粮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从经济改革的内容分析我国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4)结合三则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看法。
2020-07-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1)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
(3)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