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1913—1926年俄国(苏联)农业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发展助推工业化建设B.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C.计划经济推动了农业生产D.分配政策调整有利于经济恢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沙皇独载制度在1917年年初倒台之时,美国人极其欢迎这场革命,认为它将唤醒俄国的战斗精神,并对美国的政治、经济与宗教影响打开大门,美国成为承认俄国政府的第一个国家……到布尔什维克掌权时,美国仍有大部分物资尚未启运,在随后两年中,在国务院与财政部知情和允许的情况下,这些物品被送到白俄(俄国贤产阶级政府残余势力)手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不仅在经济上,物资装备上给予反布尔什维克力量以支持,还参加了英法等国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

——摘编自茹滢《试析美国对俄国革命的反应(19051920)》

材料二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列宁曾经设想过进行和平革命,列宁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由于临时政府的无能,八个月里三次改组,连个像样的政府纲领也没有,于是武装夺取政权成为不可避免的……十月革命使一个落后国家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开始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长征……20世纪30年代是最稳定最繁荣的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社会生活已发生深刻变化,这意味着俄罗斯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型已经完成。

——摘编自陈新明《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人欢迎的“革命”的名称,并分析美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8年,美国特津市的卡思公司接受了为苏联建设一个价值为4000万美元的拖拉机厂的合同。1935年苏联的一个文件统计,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这说明(     
A.新经济政策具有顽强活力B.经济危机成为苏联发展的机遇
C.苏联重视引进西方技术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科技创新
4 .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表现在(     
①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竞争开始
③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④极大鼓舞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9年,苏联用短短10个月的时间建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1930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生产的第一台拖拉机下线。此后几年,该厂成为了苏联最大的拖拉机厂,同时也是苏联大型坦克生产中心之一。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建成,是由于苏联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农业集体化运动
C.社会主义工业化D.石油行业国有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18年.列宁主张“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苏维埃组织”;通过多样形式来吸引全体贫民实际参加管理工作,包括监督政权组织、参与农村各项建设。1919年,列宁指出“对于这种无视法律而扰乱人民的人必须进行无情的斗争,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列宁的这些主张(     
A.旨在推动国内工农联盟的形成B.践行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
C.符合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要求D.呼吁人民须保持革命的斗志
2023-05-28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以下是苏俄(联)《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部分摘录。据此判断,该委托书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1)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
(5)土地少的农民的耕畜和农具不在没收之列
(6)禁止使用雇佣劳动。
(7)使用土地的方式应完全自由,由各乡村自行决定。
A.十月革命展开B.新经济政策实施
C.农业集体化D.赫鲁晓夫改革
2023-05-26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吸取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按照《共产党宣言》中所设计的那样,将沙皇俄国旧的国家机器全部打碎,将私有财产收归国有,控制金融系统和税收,用苏维埃武装力量全面保卫胜利成果,建立苏维埃共和国。这说明与巴黎公社相比,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A.在城市广泛发动武装起义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C.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3-05-25更新 | 70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10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A.苏联政权正面临着巨大危机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确立
2023-05-24更新 | 1025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