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2023高一下·内蒙古·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是实行(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
C.农业集体化D.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4-04-10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列宁在1918年指出:“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都还要落后。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形,遂使现时工人们应当向那些决心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相当认真帮助组织大规模国家生产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组织能力的资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赎买’”。这一论述(     
A.指导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蕴含着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推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2024-04-10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5题 世界现代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十月革命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还深刻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模式。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最合理的解释是,十月革命(     
A.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C.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仍然强调“流转就是自由贸易,就是资本主义”。5月,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列宁却说“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这一转变旨在(     
A.推动粮食商品化的发展B.推进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C.保障苏俄前线粮食供应D.促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2024-04-09更新 | 47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5 . 苏联是冷战时期的大国之一、其发展予人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力量对比的变化是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理论的前提条件,……二战后,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相继建立,使社会主义形成世界范围的体系,达到了世界领土的26%和人口的35%。第三世界爱好和平的中立和不结盟国家的成长壮大,使社会主义阵营在反对新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有了可靠的同盟军,国际舞台上开始出现由欧亚两洲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广大的“和平地区”。

其次,苏联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是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理论的客观依据。苏联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农业前景同样使人感到乐观……苏联军事力量也有明显增长,在核武装及共运载工具上的进展使苏联“掌握了抵制战争力量的东西。”

第三、武器的破坏力使核时代的和平共处有了更为迫切的必要性,它使人们重新思考把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可行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防止战争及和平共处具有明显的人道主义性质。和平共处对人类命运和各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关注使之有可能赢得广泛的支持。

——梁智华《论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苏联剧变的根本性原因是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体现这一模式的体制问题,也就是说,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弊病太多,已经走不下去了,已走入了死胡同,失去了动力机制。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变迁的原因应该从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中去寻找。对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亦应从制度中去寻找,而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些领袖人物。……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二战后还推行到东欧各国。在1933年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后,苏联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里利用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保证了经济高速发展,在其第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基本上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

——陆南泉《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和中国应吸取的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理论形成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苏联模式的两面性。
2024-04-04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3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苏联以在短期内向国外提供总值约为10亿美元的订单为条件,建议西方国家向苏联提供长期贷款,以保证苏联正常出口。苏联这一做法(       
A.保证了苏联经济健康发展B.有利于国际关系合作共赢
C.使二战前的国际矛盾加剧D.意在维护斯大林经济体制
2024-03-30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5题 世界现代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     
A.已与西方国家建交B.经济建设的需要C.和平成为时代主流D.政权已牢牢巩固
2024-03-29更新 | 247次组卷 | 7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5题 世界现代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23年1月,列宁在文中指出:“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如果把国际关系撇开不谈,只就国内关系来说,那么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的确在于文化主义。”这说明(     
A.社会主义不应与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B.苏联现代化模式实现了调整
C.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重大改变D.对农民的让步取得初步成效
2024-03-26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1年,美国的一些劳动组织成立了“苏俄之友协会”,该协会的宗旨是在美国传播苏俄的真实消息,援助苏俄的经济建设。1922年该协会派出一支拖拉机队,支援苏俄托伊基诺国营农场的生产活动。列宁建议授予该农场“模范农场”的称号。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     
A.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美国放弃对苏俄的孤立和封锁
C.苏俄政策调整得到了西方的认同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初,俄国政府发表照会表示:政府的声明充满了获得解放的民主国家的新精神……全体人民要求把世界战争进行到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止的愿望只会继续加强……政府将充分履行其与协约国关系中规定的义务,将继续充满信心地与盟国团结一致,把目前的战争进行到胜利结束。据此分析,当时的俄国(     
A.政府决策反映了人民的愿望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爆发
C.政府的执政将面临危机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24-03-25更新 | 302次组卷 | 7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5题 世界现代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