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加速分化和分离。如表为全美最大的非金融公司中由经营者控制的公司数量和公司资产占比变化,这一变化(     
年份(年)公司数量占比公司资产占比
192944%58%
196384.5%85%
197582.5%85.4%
A.说明企业所有者加强对企业的控制B.表明企业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C.导致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D.根源于科技发展及生产过程复杂化
2 . 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
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
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
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
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
2018-05-25更新 | 1421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开展政府改革运动以来,作为公共服务的社会保障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各种方式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实行社会保障的民营化。西方国家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B.国际竞争的加剧
C.政府职能的调整D.政党政治的影响
2023-02-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
A.增加了脑力劳动者的身心压力B.最终将取代人类的生产活动
C.有利于改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D.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2022-01-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以“智能互联、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会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成为高频词汇。这反映出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
6 . 下表是1960-1980年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概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二战后的世界工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B.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总值普遍出现衰退趋势
C.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D.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第二个“黄金时期”
7 . 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见
A.科技革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演变B.经济多极化导致政治多极化趋势
C.科技革命最终导致两极格局解体D.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2021-05-05更新 | 239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太和县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8 . 1967年,日本学者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迈进。这说明信息化
A.导致社会生产出现融合趋势
B.推动人类社会的全方位进步
C.加速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实用性的色彩。同时,由于在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与主体,它对科学技术能提供的经验往往是片断而零星的,不可能有其系统性,这样,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抽象当然多数也就只能是经验性的;同时在这样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为科学实验与观测所提供的仪器设备既有限又简陋,使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受到限制,对其本质的揭示只能停留在描述阶段。当然,我国古代的有些学科,像医学、数学、农学、天文学也有其独特体系,中医、中药学以四阳五行说为主导,包含八纲辩证、六经分证等一系列理论成果;数学形数结合表现出的严密细致的推理论证;以及农学中天、地、人三者统一并强调人的作用的基本理论等都是例证。

孙亚娟《浅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


材料二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由以欧美为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的方向加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悄然发生变化,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从2001年到2011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由37%下降到30%,欧洲从26%下降到22%。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上仍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但优势正逐渐缩小,中国、即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化地带,在全球科技创新“蛋糕”中所占份额持续增长,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也快速上升。

白春礼《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发展的趋势,并指出其出现的背景。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2018-02-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含东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产业
国家地区
时间
农业(%)工业(%)服务业(%)
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
低收入322428274049
中等收入14939364755
高收入3233276471

表中数据表明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2017-08-28更新 | 1094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寿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抽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