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5 道试题
1 . 冷战时期,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曾不得不离开西方,成为中立国家;后来他们顺利加入欧盟。前华沙条约组织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也成为欧盟成员国,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多次申请加入欧盟,却总因多数成员国反对而遭拒绝。材料意在说明(     
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困难重重B.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政治合作的意义
C.冷战思维阻碍了经济全球化D.欧盟的内部矛盾影响土欧关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92年1月2日起,俄罗斯实现卢布在俄境内的可自由兑换,全面放开价格,90%的零售商品价格和85%的工业品批发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放开进出口贸易,让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自谋出路。俄罗斯这一做法(     
A.迅速完成了国家的私有化改造B.体现了激进式经济体制转型
C.推动俄国向资本主义平稳过渡D.稳定了日益恶化的金融局面
2023-04-08更新 | 284次组卷 | 4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18-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2-23高三下·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二战后,美国对非洲国家青年学生开展了持久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根据一份1967年的美国政府统计报告,在“曾参加过交流项目的非洲精英中,已出现两位首相、两位总统、一位副总统、87位部长和5位国务卿”。此类交流活动(     
A.改变了非洲教育文化落后的面貌B.提高了非洲国家领导人的素质
C.意在向非洲国家输出美式价值观D.促使美非建立正式的同盟关系
2023-04-03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九单元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4 . 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对外政策报告中,一方面指责西欧国家“奉行经济上的地区主义”,使美欧之间“存在着经济冲突的因素”;另一方面指出,欧共体的发展和扩大“使欧洲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这说明欧共体的成立(     
A.致使国际政治格局变动B.改变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促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D.促成欧美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2023-03-23更新 | 271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1世界现代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二战后的世界-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人教版)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说一说

随着苏联的解体,美苏间的冷战结束了,但是冷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也不要输出革命。应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搞任何形式的扩张主义,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凭自身的经济军事优势搞霸权主义。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请回答:
根据材料,分析冷战带来的深刻教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新的特点。
2023-03-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20世纪90年代,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态势,欧洲举起了“文化反击战”的旗帜,竭力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利益。在影视领域,“美国大片”快速抢占中国市场,不仅获取了大量利润,而且潜移默化地向国人输入西方的价值观念。据此可知(     
A.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B.欧洲联合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C.文化渗透成为美国对外惯用伎俩D.全球化浪潮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
2023-03-21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22-23高三下·全国·课时练习
7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说一说】

美联社马尼拉2011年10月17日电,约3000名美国和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士兵在菲律宾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军演,包括在有争议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即南沙群岛)附近进行针对敌方海岸的突袭演习。《菲律宾明星报》网站10月17日发表文章,昨天在马尼拉举行的一个关于南中国海的论坛中,专家们说,中国让自己处于守势,其战略模糊表明,北京对其主张和政策并不清楚。估计中国将继续坚持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原则,坚持对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敦促提出主权要求的各方搁置争议,寻求共同开发。


请回答:
(1)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面对材料中的现象,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

【写一写】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请回答: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的特点

【说一说】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请回答:
(3)概括说明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并说明两极格局的“相对的稳定性”及其作用,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
2023-03-21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九单元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称,“我们过于迅速地放松了自己对那些至今仍然生活在野蛮的黑暗之中的人们的控制。对于摩洛哥和突尼斯,我们应该等待。在向他们敞开联合国大门的同时,却没有考虑他们还缺乏联合国宪章所要求的资格,对此我们犯了错误”。杜勒斯提出此论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三世界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B.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C.美苏争霸的战略重心发生转移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3-03-20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测)
22-23高三下·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59年,法国建议由美、英、法三国组成领导机构,来决定北约安全和战略计划及核武器使用等重大问题,遭到美国拒绝。此后,法国先后撤回受北约指挥的地中海舰队和大西洋舰队,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限令北约最高司令部等机构迁出法国。法国的这些做法(       
A.导致了西方阵营的瓦解B.消除了美国对欧洲的影响
C.延缓了欧洲一体化进程D.冲击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2023-03-20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九单元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2-23高三下·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979年,在伊朗革命基础上建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大幅度减产直至停产石油,石油危机再次发生。尽管美国政府动员沙特增产并企图与西方七国达成应对危机共识等,但并未成功。这表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B.美欧日间矛盾逐渐加深
C.第三世界冲击两极格局D.美国实力与地位的下降
2023-03-20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九单元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