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5 道试题
1 . 1964年,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下,法国政府宣布和新中国建交,这表明
A.中国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封锁
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法国力图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D.欧洲开始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战后欧洲(     )
A.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B.面临着美苏的威胁和控制
C.出现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D.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3 .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2016-11-18更新 | 10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007·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016-11-18更新 | 128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B组(上海卷)
6 . 下表反映出20世纪下半期世界各文明政治控制的领土数量发生变化,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各文明政治控制的总领土估算(单位:万平方英里)
年份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伊斯兰文明
东正教文明
1971
1280.6
393.6
918.3
1034.6
1993
1271.1
392.3
1105.4
716.9

——摘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注:东正教地区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北非东部,在种族上以斯拉夫人为主体。)
A.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B.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C.西方国家政治稳定,没有出现民族分离运动
D.中华文明圈内各国和谐共进,变化微弱
7 .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A.罗斯福新政B.新经济政策
C.“冷战”政策D.“孤立主义”
8 . 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戴高乐政府提出了“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外交策略,同苏联进行合作达成缓和;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些事例表明
A.法德两国外交自主性有所增强
B.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遭到西欧抵制
C.冷战时期的美欧联盟关系瓦解
D.苏联对法德两国的威胁已经解除
9 . 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的竞争。”由此可知
A.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B.冷战下的各国关系是伙伴而非敌对
C.冷战的目的是实现现代化与全球化
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10 . 1969年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对美国的东亚政策开始做出重大调整,主要是从这一地区实行战略收缩。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同日本的关系,使美日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反映了
A.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B.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D.国际形势和美日双方力量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