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签订的部分条约。美国此举旨在(     
时间条约名称
1951年8月《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1951年9月《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1953年10月《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A.维护东亚持久和平B.保持亚洲军事均势
C.构建亚洲反共体系D.转移美苏争夺重心
2023-07-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8年,美国《共同安全法》删除了《巴特尔法修正案》中的限制规定,美国从此可向印度等与东方阵营有经济联系的中立国家提供援助。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重心的转移B.第三世界的崛起
C.朝鲜战争的失利D.争夺霸权的需要
2023-07-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在实质性问题上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冷战期间联合国迅速在非东西方两大阵营直接对抗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维和行动。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维和行动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说明,“大国一致”原则的实施(     
A.弥合了东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B.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有效途径
C.明显体现国际事务的大国强权色彩D.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023-07-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社论把杜鲁门主义等同于罗斯福支援盟国的租借法案,认为“罗斯福的租借法案,是用以隔离武力侵略的瘟疫,而杜鲁门的租借法案,却是用以隔离政治侵略的瘟疫”。这一观点侧面反映了(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美国对苏发动冷战
C.美国成为超级大国D.国民政府支持侵略
2023-07-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和平运动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就拉开了序幕。军事集团的对峙、核战争的威胁,使人们生活在“恐怖的和平”之中。反战、反核作为世界和平运动的主要诉求,贯穿整个冷战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连续召开了四届世界人民和平大会。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和平运动的先驱者先后在斯德哥尔摩、柏林和维也纳发动了三次保卫世界和平的签名运动,签名人数都超过了5亿人次。之后,世界和平运动几乎从未间断过。由于两大阵营的对峙,和平运动也有东、西之分。西方和平组织视东方和平组织为宣传政府外交政策的工具,东方和平组织对西方和平组织也抱敌视态度。尽管如此,冷战时代的世界和平运动相互联系,出现了多次跨越国界的行动,支持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摘编自沈善荣《论冷战时代世界和平运动的特点》等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和平运动的开展面临着新情况、新困难。尽管争取核裁军仍是和平运动的首要主题,但不少和平组织开始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作为和平运动的主要目标。东西方和平运动组织由于不再有根本性的分歧,双方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和平运动的斗争手段也有所调整,除了继续与其他社会运动结合外,更重实效,不再停留在一般性和平示威和抗议活动上,而是通过深入研究,向有关政府和国家社会提出具体建议。多年来,和平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推动裁军进程上贡献很大。

——摘编自汪铮《和平运动:历史与现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时期世界和平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冷战时期相比,冷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 . 肖欢容在《和平的地理学》一书中提出:经济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使民众和政治家都能感受化解敌意与和睦共处的必要。这可用于反映(     
A.东印度公司创立的积极性B.布雷顿体系形成的必然性
C.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正当性D.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不结盟运动部分会议参加国的数量统计,据此可知(     
时间参加国数量
第二次不结盟会议196442
第三次不结盟会议197054
第四次不结盟会议197375
第五次不结盟会议197686
A.民族自决原则普遍确认B.第三世界首登历史舞台
C.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D.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
2023-05-21更新 | 569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2年,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中说:“现在全世界都感到不安,期待我们采取明智的行动,宣布我们的协议,宣布冲突已根本消除,这对各国人民来说将是最大的愉快。”赫鲁晓夫旨在协商解决的是(     
A.“柏林墙"问题B.古巴导弹危机
C.北约与华约对峙D.越南战争困局
9 . 【战争与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一1919年夏天,在美国是否加入国联的问题上,“强硬派”参议员持孤立主义态度,他们反对国联盟约第十条,认为要求所有的会员国在其中一方受到进攻时要采取共同的防御措施将使美国卷入国外的战争。威尔逊拒绝妥协和修改国联盟约第十条。为了向人民表达他的计划的正确性,威尔逊开始在全国作巡回演讲,他说联盟是世界和平的唯一希望,是防止另一场世界大战的唯一办法,人们给予威尔逊热烈的掌声。经过了多轮投票和争论,参议院最终于1920年3月扼杀了国联盟约。拒绝签订国联盟约表明许多美国人拒绝承认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及美国在全球地位的改变。

--—摘编自纳什等编著《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等

材料二1947年2月,英国通知美国国务院,英国无力再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进一步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希望美国承担此前主要由英国在东地中海承担的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杜鲁门总统呼吁全面抵抗“某种意识形态”,坚称对共产主义实行遏制就是对和平与自由的保护,而和平与自由正是所有美国人所依赖的根本。美国在经济上援助西欧后,英、法还要求美国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关于建立北大西洋区域组织的决议案,解决美国在和平时期不能与别国缔结军事同盟的问题。经过会谈,1949年4月4日,美、加和西欧共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当中的一国或数国遭武装攻击,"则它们之中的每一国均将行使联合国宪章第51条所承认的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1917到1920年,西方派遣成千上万的军队涌入俄国;在30年代,西方拒绝与苏联合作;1938年,西方试图把希特勒的祸水引向斯大林;西方多次在第二战场问题上食言;1945年,西方还试图进入那些斯大林认为对苏联安全至关重要的地区。这可以用来说明(     
A.苏联与西方关系破裂具有必然性B.绥靖政策对苏联伤害非常巨大
C.西方对苏联一直采取对抗的政策D.苏联反法西斯作战是正义之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