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他意在(  )
A.反对欧洲走向统一B.反对武力统一欧洲
C.反对欧洲对外扩张D.反对美苏干涉欧洲
2 . 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
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
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
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3 . 《新浪·文史观天下》第35期主题是:NO!八张否决票告诉世界“中国态度”。其中记载:“1955年12月3号,中国在‘安理会关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上投了反对票”。关于这一外交记载的解读正确的是
A.这一记载是假的,当时中国政府尚未加入联合国
B.彰显了新中国参与国际活动的积极态度
C.反映了新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
D.体现了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
4 . 我校高三(3)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内容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开始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本的崛起、欧共体的不断发展。此课题可能是
A.《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B.《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C.《两极格局之下世界的多极化趋势》D.《美苏霸权的衰落》
5 .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
6 . 美国史学家沃尔特说:“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当时限制美国“威力”的国际力量包括
①欧盟          ②日本          ③不结盟运动          ④中国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7 . 二战后,战时的同盟宣告瓦解,世界进入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