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7年6月,马歇尔正式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他强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复兴的必要性,并要求所有的欧洲国家在此项工作中进行合作,认为欧洲应该有一个“如果不能是全部,那么至少应是大多数欧洲国家一致同意”的“联合”计划。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     
A.推动了欧洲超主权机构的出现B.利于缓和两大阵营的对抗
C.正式开始将冷战政策付诸实践D.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023-08-28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七)
3 . 学界一般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结盟运动的作用和影响,会因其作为“中间地带”的战略地位不复存在而削弱。但截至目前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已达120个。不结盟运动成员数目的不断增加反映了(     
A.冷战在一定时期内的长期存在B.南北对话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C.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速度加快D.第三世界国家存在共同利益
4 . 1946年丘吉尔提出“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行动建议”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是
A.建立“华约”B.实施马歇尔援助计划
C.建立“北约”D.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战争导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又导致了新的战争。

-摘编自万楚蛟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通过许多宣言、公告和协议,最终确立了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它们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处置战败国时,它们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训,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强加在其身上过多的重担。它们非常重视战败国的民主建设,战后五十年间,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摘编自黄玉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材料三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它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作用及局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替时期”国际力量出现的新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建议。
6 . 冷战时期,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曾不得不离开西方,成为中立国家;后来他们顺利加入欧盟。前华沙条约组织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也成为欧盟成员国,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多次申请加入欧盟,却总因多数成员国反对而遭拒绝。材料意在说明(     
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困难重重B.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政治合作的意义
C.冷战思维阻碍了经济全球化D.欧盟的内部矛盾影响土欧关系的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47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91苏联解体
1993欧洲联盟成立
2001上海合作组织诞生
2010中国的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编制

材料二   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1)据材料一,简述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024-01-01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8 .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9 . 2020年10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登的罗伯特·曼宁一篇著名的文章《美国最后终于迎来了与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斯普特尼克时刻”或“斯普特尼克危机”这一词语由来己久,其含义是,在竞争中受到压力和挑战的时刻。该词语与美苏冷战竞争密切相关,其最早应出现于(     
A.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B.1949年北约形成
C.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D.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0 . 在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进行了投票,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次投票中,整个欧洲21个国家,竟几乎全部投了支持票,只有马耳他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两极格局下,欧洲独立意识增强B.欧洲实现了政治、外交上的统一
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中国地位提升D.不结盟运动推动发展中国家崛起
2021-08-26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