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1946年至1991年苏联共使用110次,多数是为报复美国,拒绝接受美国提议的新成员。由于过度使用,当时苏联的外交部长也被称为“摇头先生”。这体现
A.美苏的关系持续紧张B.“冷战”的特点
C.苏强美弱的国际格局D.美苏外交均势
2021-09-09更新 | 335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贷款
国别
法国荷兰南斯
拉夫
智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
申请额5.05.355.00.43.50.5
批准额2.51.9500.1600.4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
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D.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2023-10-16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74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三术武夫对中苏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的政策。此后.其又提出“全方位外交”“多边均衡外交”的主张。这些主张表明
A.日本外交的自主性有所增强B.日美联盟关系不断瓦解
C.日本意图挑战美苏两极格局D.中日关系逐步走向低谷
2021-12-04更新 | 32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日新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为此“我们必须使我国工业每年能生产生铁达5000万吨,钢达6000万吨,煤达5亿吨,石油达6000万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以应付种种意外事件的保障。”该演说很快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该演说
A.表明东西方的对抗正在加剧B.极力为斯大林模式进行辩护
C.是对“杜鲁门主义”的回应D.表明苏联加紧战后经济恢复
2021-05-18更新 | 32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5 . “冷战指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冷战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及各自的盟国之间所显示的公开却有限制的对立状态。”以上对冷战的不同解释,说明冷战
A.贯穿于整个20世纪B.源于美苏两国的对抗
C.促进雅尔塔体制形成D.倡导直接的武装进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力量主要有两个:其一,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其二,各主要行为体对自己利益的认识和考虑,以及不同行为体之间由于各自所认识的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表现为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正是这样的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它们在国际格局的演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4年1月,法国与中国建交,并呼吁西方各国也承认新中国。1966年7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之后,戴高乐还访问了苏联和许多东欧国家。这表明
A.法国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
B.西欧经济复兴直接促使两极格局瓦解
C.军备竞赛加剧导致美法关系急剧恶化
D.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呈现出多极化态势
8 . 苏联一直坚持统一后的德国不应成为北约成员国,但西方坚持统一后的德国必须加入北约。1990年7月中旬,德国总理科尔访问莫斯科,苏联最终同意德国可自由决定归属于哪个联盟,这就意味着同意它成为北约成员。这表明(     
A.两极格局宣告结束B.德国实现完全自主
C.冷战力量对比失衡D.北约推行大国强权
2023-06-20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是二战期间同盟国最初制定的“分割占领日本计划”的地图规划,但实际上未付诸实施。导致计划和实际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貌合神离对占领日本持消极态度
B.原子弹的出现使美国取得巨大优势
C.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及意识形态斗争
D.分区占领将会导致日本的激烈反抗
2021-03-28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为英国时政漫画家大卫·洛创作于1945年8月9日的《孩子,玩这个美妙的球吧?》(重绘)。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

口袋里装着写有“原子”字样手册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右手拿原子球正逗引在地球上爬行的代表人类的婴儿。原子球下面文字为“LIFE OR DEATH”(生存或死亡)
A.呼吁和平利用核能以造福人类B.讽刺美国恃强凌弱的霸权政策
C.表达对核武器巨大威胁的担忧D.警示人们美苏冷战时代已到来
2023-01-03更新 | 12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