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后,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主义”反映了(  )
A.法国军事和经济实力欧洲最强B.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法国主张东西方联合制美D.恢复法国欧洲的霸主地位的目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或示意图等)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图二欧洲联盟成员国示意图


比较图一和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国家、地区或世界格局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 . 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列宁格勒市恢复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市。对此举所表达的政治含义的议论,你认为最为确切的是(       
A.否定列宁的历史功绩
B.与苏联的历史相切割
C.继承俄罗斯民族文化
D.表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2016-11-27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西上高二中高三全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4 .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与美苏“冷战”对抗
B.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及影响
C.欧洲联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5 .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两极格局的形成导致国际形势紧张
C.“冷战”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6 . 今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 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2002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述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
(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
8 . 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 )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B.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9 .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2016-11-18更新 | 100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如,二战后“西方”的概念其内涵是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