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这是指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D.德国分裂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并根据材料一、二,结合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
4 . 下列各项,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是
①欧共体的形成   ②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 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后,欧洲丧失了政治、经济优势
B.为了抗衡美苏
C.西欧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D.为摆脱美国的控制
6 . “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背景可能是
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B.美国国内亲共势力强大
C.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D.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7 . 二战结束后,丘吉尔把一项举措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这一举措
A.表明美国开始放弃与苏联合作的政策,向共产主义进行反击
B.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大对立的经济体系
C.最初也想以此计划为诱饵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
D.标志着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战略部署初步形成
8 .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
9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发动侵朝战争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10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10个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埃及军队进行顽强反击。10月 31日,英、法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 11月22 日撤出全部军队。1957年 3月 8日,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资料来源于网络
材料二        阿登纳(联邦德国总理)表示:“法国和英国将不再是堪可与美国和苏联并驾齐驱的大国。德国也不会。他们要想在世界扮演决定性角色,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团结起来以欧洲为一体。英国还未可能成熟到接受这个做法,但是苏伊士事件可以有助于她思考。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浪费:欧洲团结将是你复仇之路。”
——基辛格《大外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取得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