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反映了
A.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C.两极格局走向土崩瓦解
D.“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2 .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双方相互仇恨的种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两国却走向了合作。这说明
A.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都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3 . 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溶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提出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组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夫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据此可知,“莫洛托夫计划”的出现
A.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
B.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
C.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
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5 .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2016-07-25更新 | 25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西田阳高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文科历史试卷
6 . 20世纪60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和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2020-01-09更新 | 71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59年,美国在制定的国家安全基本政策文件中指出:“对于那些举行中立主义对外政策的不发达国家,只要他们不受共产党的控制而保持独立……美国就应该支持这些中立的不发达国家。”这说明
A.美国缩小了“冷战”的范围
B.美、苏加紧对世界的争夺
C.美国争霸重心发生变化
D.世界局势日益趋向稳定
2018-06-01更新 | 166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广西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苏联漫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戴眼镜的章鱼帽子上的字样是“华尔街”,章鱼触足上吸盘有“$”标志,漫画主题为“华尔街的援助,卢森堡,希腊,法国,比利时,英国,丹麦”。对此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此漫画中的援助发生在二战期间
B.漫画主要揭露了此援助的经济目的
C.漫画作者对此援助的认识有失偏颇
D.美国通过此援助与6国结成对抗苏联的军事同盟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

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时,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原因:

近来美国出版的《胜利——美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一书,透露了美国政府曾采取攻心为上的软战争策略,动摇前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制度的信心,成功地诱导了前苏联的制度解体。

——《前苏联解体与美国政府的秘密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