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其促进因素有
①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经济的起飞   ③中国的发展
④第三世界的兴起   ⑤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2 . 如图是某高中学生整理的一幅知识结构图,他整理的历史知识主题是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新兴力量的崛起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 . 如图漫画中,英国人约翰艰难地行走在写有“马歇尔援助”的绳索上,美国山姆大叔问道:“约翰,如果没有这条绳索,你能否运送货物?”漫画说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是
A.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B.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C.推动欧洲走向经济合作D.直接对抗华沙条约组织
4 . 1962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法国总统戴高乐极力反对。他怀疑英美的亲密关系,并将英国进口相对低价的英联邦国家农业产品视为对低效的法国农民的一种威胁。这表明
A.美国操控了西欧的内部事务
B.法国成长为世界重要一极
C.欧洲一体化具有一定曲折性
D.经济全球化趋势遭受挫折
5 . 《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
2019-06-28更新 | 232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2016-11-27更新 | 554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
C.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
D.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
2018-09-26更新 | 307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
8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
2016-11-27更新 | 465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次阶段性过关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5年,美国国务院的秘密情报称:“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国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坚持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苏战争冲突日益临近
B.苏联的实力超过美国
C.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
D.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2019-01-16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某学者认为:“尽管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但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而意识形态又加强了他们的受威胁感。”该学者意在指出
A.美苏之间本质上没有利益冲突B.冷战的爆发是多重因素的作用
C.冷战实际上是主观意志的产物D.决策者认识局限导致美苏冷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