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1 道试题
1 . 两极格局的瓦解
(1)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________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________,放弃________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________的局面。
(2)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________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________不可逆转。
2023-06-1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18·纲要下册第18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是指________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________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________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________,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
(3)为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________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4)在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________的演说,美国将支持所有________的国家,这篇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________。同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________。在经济上,美国实施________,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则与东欧各国成立________,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在军事上,1949年,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________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5月,苏联随即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________,简称“华约”。在地缘政治上,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________________于1949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
(5)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________正式形成。但是,两极格局是________________的。
2023-06-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18·纲要下册第18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冷战与两极格局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成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战争临近结束时,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随着和平的到来,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大同盟走向分裂,并为冷战所取代。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苏]赫鲁晓夫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最后的遗言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问题探究P115

主题二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材料四   冷战的一些结果必定是投机的。没有这些结果,美国致力于重建德国和日本经济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和苏联也很可能不会如此积极地进行太空研究,如果没有强调对太空的研究,科学的衍生物如微型化能够如此快的实现是不可思议的。……冷战还使西欧人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没有美国的影响他们可能不会感觉到这种紧迫感……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斗争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比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还更为分裂、复杂的世界。

——摘编自佛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材料五   冷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局势被打破,世界格局呈现了多维发展趋势。无论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来看还是就国际军事、大国关系而言,未来世界在很长时间内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不管昔日的大国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也不论发展中国家能否承受这个机缘,多极世界已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同时把世界推向了和平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陈晓翔《浅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主题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

材料六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摘自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材料七   “和平演变”是指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促使它们向责本主义“和平演变”。该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国务抑杜勒斯提出。“和平演变”成为美国在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历史纵横P115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
能力提升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冷战”的影响。
历史纵横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对世界的影响。
(6)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并指出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7)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3-06-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18·纲要下册第18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冷战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下列史实与上述分段时间不对应的是(     
A.冷战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爆发B.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23-05-23更新 | 197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8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 . 如图为1960—1980年美国、欧共体、日本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变化图。这反映了(     
   
A.欧洲统一市场对经济的刺激B.冷战中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步伐加快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
2023-05-21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不结盟运动部分会议参加国的数量统计,据此可知(     
时间参加国数量
第二次不结盟会议196442
第三次不结盟会议197054
第四次不结盟会议197375
第五次不结盟会议197686
A.民族自决原则普遍确认B.第三世界首登历史舞台
C.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D.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7年6月,在巴黎召开欧洲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预备会议,苏联派团参加;英法在美国指示下,建议受援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方式和条件。7月2日,苏联以经济安全为由予以拒绝并退出会议。这一事件(     
A.体现了美苏国家实力的均衡B.加速了美苏对抗局面的形成
C.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D.导致了西欧经济主权的丧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路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当时影响“东西问题”的主要因素是(     
A.金融危机B.欧共体不断发展
C.冷战对峙D.不结盟运动兴起
2023-05-12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主干知识时间轴。据此推测其整理的历史主题是(     
   
A.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D.全球治理体系化
10 . 冷战时期,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曾不得不离开西方,成为中立国家;后来他们顺利加入欧盟。前华沙条约组织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也成为欧盟成员国,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多次申请加入欧盟,却总因多数成员国反对而遭拒绝。材料意在说明(     
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困难重重B.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政治合作的意义
C.冷战思维阻碍了经济全球化D.欧盟的内部矛盾影响土欧关系的发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