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美国专家统计的1946年4月苏联对外广播语言及福放时长表,它反映了(     

播出时间(分钟/天)

使用语言

345

英语(其中100分钟是专门针对北美的,55分钟是针对北美和英国的节目)

300

德语(75分钟是直接面向奥地利的听众的)

270

西班牙语(其中150分钟是对南美广播的)

95

汉语、法语、葡萄牙语

90

意大利语,土耳其语

75

芬兰语,罗马尼亚语

60

阿拉伯语,日语,彼西尼亚语,瑞典语

50

希腊语

45

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匈牙利语,挪威语等

30

阿尔巴尼亚语,孟加拉语,印度斯坦语,印尼马来语,韩语等

15

犹太语
A.冷战扩展到意识形态领域B.苏联建成全球传播机制
C.苏联重视提高国家软实力D.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方学是一个内涵与外延极其宽泛的概念,以亚洲和非洲为主要研究对象,在19世纪有了重要发展。1873年,首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巴黎召开,并逐渐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在其影响下,德、法、俄等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东方学研究机构,而英国政府在一战形势危急、财政困顿的1917年,也筹建起耗资不菲的东方研究学院。一战前后,欧洲主要大国的东方学都进入黄金时期。

二战后,东方学的发展出现新变化。1960年,苏联在莫斯科举办了第25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尽可能多地邀请“东方”学者参会,又额外申请了10万卢比,用于邀请来自亚非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会议快结束时,美国曾申请下一届会议的主办权,由于苏联的干预并未如愿。双方妥协的结果是由印度承办。1964年,第26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主题为“人的尊严、人类友好和世界团结”,试图代表“东方”国家发声。1967年,美国如愿在安娜堡举办了第27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由于官方以及私人机构的强大财力投入,与会人数达到历史最高。该会议使美国的区域研究范式逐渐占领主要学术场域,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东方”研究的学术话语。新范式强调跨学科研究,更加关注目标地区的“当下”问题。

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正式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

——摘编自张扬《冷战背景下的知识权力博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东方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方学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2023-11-24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为了针对当时正在进行核试验的中国和法国,1963年7月25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的条约》。该条约旨在
A.扭转美攻苏守的局面B.控制和垄断核武器研发
C.为欧美环境保护立法D.防止法国夺取欧洲霸权
2022-01-17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2021-06-08更新 | 9944次组卷 | 6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约首位秘书长英国人伊斯梅尔说,冷战时期北约的战略功能就是三句话:“压住德国人、留住美国人、防住苏联人。”这说明
A.欧美对建立北约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
B.北约是美国参与欧洲事务的工具
C.北约建立是出于全球集体防御的需要
D.北约是美欧相互利益需求的结果
2021-05-05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