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为顺差,-为逆差)
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的贸易+2.0+10.7-5.8-17.8
A.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B.日本和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C.第三世界的发展冲击两极格局D.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2 . 1973年4月,基辛格建议美国和西欧拟订新的大西洋宪章,但欧洲盟国对此反应冷漠。1973年9月,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东京回合谈判中,欧洲九国声称如果美国不确定能保护世界贸易的货币体系,西欧将不会实现其提出的自由贸易政策。这些现象
A.说明美国力图构建单极世界的企图遭到抵制
B.根源于欧洲联盟建立后经济政治实力的崛起
C.体现了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新一轮变动的出现
D.调整了美国与西欧之间既定的国际权益结构
2021-05-10更新 | 87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对外粮食援助项目以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到60年代以后,此类项目已转由外交部门主导,而且对越南共和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援助总额大幅度提高。这些变化表明美国
A.经济援助的政治色彩增强B.农产品过剩问题有所加剧
C.冷战重心逐渐转向了亚洲D.力图缓解全球化失衡问题
4 . 1946年4月,日本政府成立“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指令各财阀交出证券和凭证,强制拍卖,割断了各财阀之间的内部联系,分散股权,形成共同持股的竞争机制。二战后日本的经济改革
A.铲除了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B.完成了战后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C.表明日本作为新政治力量的崛起D.得益于美国免除日本的战争赔款
5 . 1960年,美国政府警告日本政府在进口苏联廉价石油时不能损害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并要求限制缔结对苏出口油轮的新约。日本政府得知丹麦、荷兰、挪威等国均消极对待美国政府的提议后,决定抵制美国政府的要求。此事反映出
A.美国失去了对北约的控制B.“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C.日本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D.国家利益与集团安全的矛盾
6 . 如图为1947—1956年美国出口增速示意图。导致虚线所划圆圈内美国出口增速状况的关键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顺利实施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是二战期间同盟国最初制定的“分割占领日本计划”的地图规划,但实际上未付诸实施。导致计划和实际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貌合神离对占领日本持消极态度
B.原子弹的出现使美国取得巨大优势
C.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及意识形态斗争
D.分区占领将会导致日本的激烈反抗
2021-03-28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的学者指出:冷战植根于两极体系,只有在该体系崩溃的时候冷战才能结束。换言之,苏联解体致使两极格局终结才使冷战结束;只要两极格局存续,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和危机就会持续发生。该学者意在说明两极格局
A.是冷战存在的前提条件B.成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C.以美苏实力均衡为基础D.取决于超级大国的对抗
2021-03-04更新 | 156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美国就很少再参加诸如联合国善后救济总器等国际机构的援助计划,相反美国政府更青睐其能控制的双边计划。这可以用来说明
A.杜鲁门主义发表成为冷战的开端B.二战后联合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C.美国的对外援助由务虚走向务实D.美国经济外交服务于其全球战略
2021-02-26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关于该条约的签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B.推动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
C.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D.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