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冷战初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NSC)颁布的对苏冷战宣传的部分文件的主要内容。   

时间名称主要内容
1950.9《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和计划》(NSC68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确定了“苏联威胁”的实质,并特别说明了“宣传”作为冷战的工具和手段的重要性,强调了“宣传”能够争夺思想或者取得意识形态领域的胜利,以达到加速苏联制度瓦解的目的。
1953.10《国家安全基本政策》(NSC162/2美国对苏联的评估是“苏联仍然是美国及自由世界的最大威胁”,采取的对苏政策是:“采取秘密的、公开的措施来贬损作为苏联力量的有效工具的威望和意识形态、削弱共产党和其他亲共势力的实力。”
1954.7《美国国家安全计划的地位》(NSC5430针对苏联在东欧的卫星国,宣传继续鼓励“大众与苏联集团进行对抗:从苏联控制中最终获得解放的信念”。对苏联本身“详细表明美国的政策及其和平目标;传达美国人民对每个苏联人民的同情”。
1955.1《利用苏联和东欧卫星国的弱点》(NSC5505/1明确地提出要对苏联实行非武力的、和平的渗透,以期望达到争取苏联及其卫星国的民众和改变其社会性质的目的。

——摘编自范帆《美国对苏联的宣传政策演变》


从上述材料中概括一个历史现象,加以阐述,并得出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5-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8年以后,尽管德国政府试图缓和与英、俄、法三个协约国的关系,但列强在巴尔干和北非地区的争夺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机和地区性战争使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日益加深。德国作为同盟国的核心,其一系列不当政策则加剧了这种对立。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通史·第四卷·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材料二   以雅尔塔会议及其协定为中心,此前此后的一系列相关会议所达成的所有协定的总和共同构成雅尔塔体制的法律基础。雅尔塔体制第一次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从总体来说,正是它,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发生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能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国际问题。

——摘编自杨和平《雅尔塔体制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德国与“三个协约国”关系恶化的原因及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尔塔体制。
3 . 复旦大学教授俞正梁指出:“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新格局……然而,这并非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格局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他的这一认识
A.肯定了冷战形式对维护和平的贡献B.认为避免战争已成为国际共识
C.强调了当今世界格局演变渐趋平和D.淡化了世界仍动荡不安的现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