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在他的新书《经济漩涡》中提到了:“斯大林最担心的是,因为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危及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最终危及政治体制和国家权力。这种对美国设计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疑虑正是斯大林最后决定与美国经济脱钩的内在动因。”这段话反映了(   
A.经济问题成为冷战重要诱因B.苏联模式起到的巨大作用
C.美元成为世界经济支撑货币D.政治意识形态成为对抗性
2023-07-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新纪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温斯顿·丘吉尔是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的风云人物,他的外交战略充满着政治智慧。以下是不同时期丘吉尔对苏(俄)政策的言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任职)言论
1918年12月
(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
“消灭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佬接吻!”
1932年5月
(在野党议员)
“制止侵略的途径只能是联合纳粹德国之外的欧洲国家,尤其要联合法国和苏联。”
1938年9月
(在野党议员)
“如果我们不能建立反侵略的伟大同盟,我们就将陷入致命的危险之中,如果我们拒绝同苏俄的正常合作,那是极端愚蠢的。”
1941年6月
(首相)
“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
1942年上半年
(首相)
“如果考虑到俄国为消灭希特勒、为我们的共同的事业所做出的一切,我们为俄国所做的事太少。”
1942年10月
(首相)
“我的全部思想主要集中于欧洲这个现代国家和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如果俄国的野蛮行径一旦蹂躏了欧洲古老国家的文化和独立,将是非常可怕的灾难。”
1945年2月
(首相)
“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俄罗斯的统治浪潮正在席卷欧洲。为了与俄罗斯尽早摊牌并解决问题,我们现在必须转变我们的立场。”
1949年4月
(退任首相)
“我们未能将布尔什维主义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沉重的负担。”

——据徐瑞雪《浅析二战前丘吉尔对苏态度的演变》等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丘吉尔的“外交智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49年的一幅漫画


——摘自孟钟捷《德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德国社会的预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

材料二 从15世纪开始,柏林先后成为了勃兰登堡邦国和普鲁士王国的首都,1871年德国统一后,又上升为盛极一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都。冷战时期德国分裂。

柏林仍然是东德的首都。虽说和巴黎、伦敦等城市相比还略逊一筹,但其城市规模和配套设置,已经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城市要好得多。……德国统一后,柏林政府在城市设计竞赛中明确要求:以新的空间结构将分裂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东西两半柏林重新焊接起来;而且要能体现出德国的自由与民主,将柏林望遗成为新德国的首都。索尼等大型跨国集团把全新的柏林视为向东欧开拓市场的基地。

——摘编自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08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统一后继续选择柏林作为首都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