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人们对战争的恐惧还刻骨铭心之时,发动并无取胜把握的热战毕竟不是时机。在争夺东欧不断失败之后,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经过一番争执,最终选定了对苏发动“冷战”。美国冷战政策的制定者之一、原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曾注解说:“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因此,如果对方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正动武”在上述思想指导下,美国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开始稳固西欧。

——摘编自刘笑盈《冷战的兴起与欧洲的重组》

材料二美苏争霸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美攻苏守、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互有攻守而美攻多于守的3个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双方围绕着原子弹和氢弹展开争夺;1957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竞相研制和发展战略核武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军备竞赛进入了战略防御系统、宇宙空间军事化新时期。美国五角大楼每年近300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中,有三分之二花在国外的防务上。苏联是以经济、军事援助为手段向第三世界渗透扩张的,每插入一国或地区都要耗费一定的代价。巨额军费开支,美国以前还可以通过贸易顺差来弥补,而后期贸易出现巨大逆差,财政赤字高,大国地位下降。

——摘编自司徒文《世界两极格局崩溃缘由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发动冷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稳固西欧”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美苏争霸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 年代,法、(西)德、意等六国率先通过一体化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乃至实体。为此,6国从煤钢共同体着手,开始推行经济一体化,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其后,经过不断的深化和扩大,于1993年建立欧洲联盟,标志着经济与政治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从成员国数量看,欧共体欧盟历经多次扩大,发展到27国,牢固确立了其在欧洲的核心组织地位。欧盟形成时间之早、一体化程度之高、参加成员国之多、总体经济实力之强,都是世界其他一体化组织难以比拟的,它不仅对欧洲,而且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弦《欧洲经济- -体化:由来 、发展与前景》

材料二 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在众多区域一体化组织中,又以欧洲一体化的成就最为突出。欧洲一体化以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为标志全面启动,成员国数量从最初6个扩大到27个,合作领域以共同的关税同盟为起点,逐渐扩展到共同的农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及货币政策等方面。欧盟目前拥有世界7%的人口(约5亿人口),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0%(约15万亿美元),国际贸易的五分之一,全球500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是欧盟企业。

——摘编自裘真《欧洲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3 . 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赛中,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进行干涉”。由此可推知
A.赫鲁晓夫改革取得积极进展B.苏联已取得冷战主动权
C.苏联主动放弃霸权主义外交D.美苏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2021-04-2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戴高乐1958年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后,要求与美、英一起参与北约的决策,但遭到拒绝。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这导致了
A.多极化的趋势正式形成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解体
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法国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2021-05-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提出“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不要莫斯科,也不要华盛顿来干涉欧洲事务,而是强调要以欧共体为核心推进欧洲一体化,确立西欧是欧洲事务的主。这表明
A.第三世界的崛起B.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C.东西方关系出现了缓和D.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6 .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进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后,又历劫重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的残酷使许多人成为和平主义者。信仰社会主义的德国剧作家恩斯特·托勒尔把“一战”称为“欧洲的浩劫、人类的瘟疫、本世纪的犯罪”。他说:“大战把我变成了反战人士。英国女作家维拉·布里顿在大战中失去了未婚夫、哥哥和两位好友,怀着对死亡与痛苦的厌恶和失去亲朋好友的悲伤,她成了和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争取女权的激烈斗士。

——伊恩·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

材料二   二战对欧洲造成巨大的破坏,整个西欧处于经济、社会、信仰混乱的状态,政治生活也出现左倾趋向,如:1947年法国共产党在选举中获得1/4选票并加入了联合政府,意大利共产党也获得了1/3的选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深恐苏联的势力西进,十分担心欧洲国家购买力的下降会带来美国的经济危机。……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了一项大规模帮助欧洲治愈战争创伤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又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位“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的“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并概述20世纪50-60年代欧洲政治家为实现“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所作的努力。
2021-04-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嘉兴一中、湖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面是一幅创作于1947年的美国漫画(共产主义下的美国),漫画中的红色火焰指共产主义,正在吞噬美国星条旗,美国人民正在反抗,与这一漫画内容相关的史实是(     
A.美苏冷战B.越南战争C.柏林危机D.经济危机
8 . 20世纪70年代,共有超过24.5万人移民美国等西方国家。1979年8月,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R.米勒提出的研究新近苏联移民的建议通过了可行性论证,“苏联访谈项目”得以设立。对此合理的认知是
A.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吸引苏联移民B.苏联与美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取得硕果
C.冷战背景下美国加强了对苏联的调查研究D.电视传媒促进了国际访谈类节目发展
9 . 1975年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他被苏联官方禁止离境领奖)。在颁奖词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对萨哈罗夫进行了高度评价:“萨哈罗夫绝不妥协,跟滥用权威的、有损人格的各种行为作斗争,并为一个法治政府的理想而奋斗。”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
A.成为西欧摆脱美国影响的舞台B.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已经受到意识形态对抗的影响D.意在缓和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
10 . “这意味着,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美国(     
A.宣扬戴维营精神,缓和美苏关系B.不断升级军备竞赛
C.加大对西欧国家的扶持和控制D.进行战略收缩,强调均势外交
2021-12-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