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百年”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大体上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格局维持至今已经走过了100余年。百余年来,在西方国家主导下,世界先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而后又历经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形成了美国一超独霸与世界走向多极化趋势并存的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是国际行为体力量的对比变化,导致百余年间相对稳定的以西方国家为核心的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面临挑战。

——摘编自李鹏、李帆《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表现、困境与根源》

结合所学知识,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8-06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战争导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又导致了新的战争。

-摘编自万楚蛟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通过许多宣言、公告和协议,最终确立了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它们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处置战败国时,它们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训,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强加在其身上过多的重担。它们非常重视战败国的民主建设,战后五十年间,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摘编自黄玉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材料三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它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作用及局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替时期”国际力量出现的新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教社版本《中外历史纲要》(下)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
美国麦格劳—希尔版本《世界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级子目1:冷战与两极格局
内容要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约北约、德国分裂
一级子目2: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内容要点: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日本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欧共体成立和发展、中苏关系破裂、中国成为国际不可忽视的力量、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一级子目3:两极格局瓦解
内容要点: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导条约》、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第六单元走向全球文明(1945年至今)
27章 冷战和战后的变化
19451970年)
1节:冷战的发展
一级子目1:超级大国的对抗
内容要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军备竞赛
一级子目2:冷战的对峙:
内容要点: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和多米诺理论(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扩张)
……
28章:现代西方世界(1970年至今)第1节:苏联的衰落
一级子目1:压力下的苏联
内容要点:冷战强化
一级子目2: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要点:冷战终结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叙述的异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美两国教科书历史叙述差异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
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2-02-28更新 | 5839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西贺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初期,联合国奉行“大国一致”原则,常任理事国享有一票否决权。在联合国成立的最初10年,苏联使用了80次否决权(至苏联解体前共使用110次);美国于1970年首次使用否决权,截至2019年3月共使用81次;英法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使用否决权的次数也开始上升。这一现象(     
A.表明联合国具有帝国主义的强权色彩B.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C.反映出二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抗与变化D.破坏了战后国际和平与世界安全
6 . 【国际格局】

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世界大变局密切相关;国际格局发生的重大改变,往往是新的世界大变局到来的前兆或先导。今日世界大变局的形成,不是偶然出现的,是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

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在1648年缔结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先河。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打破了欧洲均势的局面。法国战败后在1814--1815年形成了维也纳体系,这是一个由少数大国决定世界命运的强权政治的体系。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分赃和维护既得利益而构建的国际体系。二战结.束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它虽然维持了战后基本稳定的世界格局,但却充斥着大国称霸、大国支配小国、强国支配弱国的霸权主义。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导致了两极袼局的形成。冷战结束后,美国谋求“单极世界”的目标及全球战略在世界受阻,其霸权地位难以为继,所谓“后冷战时代”悄然而去。与此同时,世界权力始终由少数大国主导、西方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国际格局,正为今天走向多极的时代所摒弃,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于沛《国际格局演变中的世界大变局》(载于《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二战后世界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及主要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5年至1960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方式向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几乎全都是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变化导致
A.美苏加紧争夺发展中国家B.冷战的重点不再是欧洲地区
C.世界多极化趋势得以出现D.西欧国家被迫走向联合自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63年,赫鲁晓夫宜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那么、我们究竟是资本家,或是中国人,或是俄国人,或是美国人,又有什么差别?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这一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B.美苏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
C.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024-01-16更新 | 28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7年,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第9期上刊发的《关于建立“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一文,认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统一的经济体系,共同市场只是各国垄断集团达成的暂时妥协,它必然会“损害较小国家主权”而导致矛盾激化,最终“土崩瓦解”。另一方面,与斯大林时期一样,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对“联合欧洲”的潜在安全威胁同样担忧,并采取了一些可能的措施予以应对。

——摘编自严双伍《苏联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反应与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政府把实现欧洲一体化作为其重要战略。在美国人看来,北约是欧洲一体化的最基本部分,即使1960年后,法国曾作为第三种力量挑战美国的欧洲战略,美国因法国问题与欧共体的关系有些紧张,但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政策并没有改变。美国把欧洲一体化作为大西洋一体化战略的一部分,19627月,美国总统肯尼迪说过,我们认为一个强大的、联合的欧洲是我们的朋友和伙伴,而不是竞争者,援助欧洲一体化是我们多年外交政策的基点。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认为联合的欧洲更有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总统卡特访问欧共体总部时承诺,要给欧共体无限制的支持。

——摘编自张东升《析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欧盟和欧洲一体化》

材料三   1970628日的《人民日报》在报道法国总统对欧洲政策时,重点强调了“法国决心同西欧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国和苏联的欧洲”。同时还指出英国被接纳为“共同市场”成员国“反映了西欧各国联合起来反对超级大国控制和干涉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发展。这是对美帝在西欧摇摇欲坠的霸主地位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人民日报》将欧洲共同体视为一个经济政治联合实体,突出强调了西欧联合具有反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一面。

——摘编自戴轶尘《论1975年中国和欧共体建交的战略基础及其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苏联、美国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看法。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美国、中国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和做法。
10 . 在二战刚结束时,美国政治领头人就开始考虑日本是否在经济上能够自足,20世纪70年代他们的担心反了过来,思考日本是否会超越美国。这表明(       )
A.两极格局的结束B.世界霸权争夺日趋激烈
C.多极化趋势发展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2023-07-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