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2019-01-30更新 | 33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
A.铁幕演说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D.布雷顿森林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2019-01-30更新 | 1842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2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4 . 美国在提出马歇尔计划时,要求西欧国家只有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接受美国的援助,其目的在于使西欧成为美国商品和资本可以自由进入的“一个没有内部贸易关税壁垒”统一市场。这表明,马歇尔计划旨在
A.推动西欧各国的联合
B.扩大美国的海外市场
C.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防止苏联向西欧渗透
5 . 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与,10%是贷款。这一被丘吉尔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指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6 .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2018-11-27更新 | 520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6届江西高安二中高三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7 . 《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8 .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说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B.西欧、日本摆脱了美国控制
C.二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瓦解D.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冲击
9 . 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变化B.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
C.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D.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10 . 有学者把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15年);第二个时期,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第三个时期,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国际关系的变革
B.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C.时间的不断更替
D.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2018-07-09更新 | 337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