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经济的崛起
2 . 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
A.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
B.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
3 . 历史课上,某同学以流行歌曲的形式诠释了二战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该总结其实反映了
A.日本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从两极格局到一超多强的发展趋势
C.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D.日本对二战中罪行的深刻反省
4 . 1964年1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再清楚地表明,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1月27日,法国不顾美国意见,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中法建交
A.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彻底分化
B.极大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
C.是中法意识形态差异缓和的产物
D.表明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似处境
5 . 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
A.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
B.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
C.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
D.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
6 . 1964年1月27日。中国《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中法两国建交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则简短的建交公报被西方媒体称作“炸破冷战坚冰的外交核弹”。这一外交核爆
A.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C.体现中法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D.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
7 . 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
A.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
B.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
C.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8 . 1949年,中国、德国都出现了分裂局面。下列对两国分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的分裂都是雅尔塔会议的产物
B.两国的分裂都与世界大国的强权政治有关
C.分裂后的政权都分别参加华约、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D.两国现都正在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
9 . 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美国从越南撤军
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10 .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似D.历史上关系紧密
2019-01-30更新 | 316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