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独立自主”是“戴高乐主义”的内涵之一,旨在建立以法国为核心的欧洲、对抗美国的控制。下列活动中能体现这一内涵的是
①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   ②积极促进欧洲共同体成立
③法国成为“北约”的创始国之一   ④1964年中法建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2 . 1960年,法国冲破美国阻挠,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声明退出“北约”。70年代,联邦德国勇敢迈出一步,推行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新东方政策。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与美国贸易摩擦不断。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瓦解B.美欧军事政治同盟关系破裂
C.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法德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2021-02-05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90-1992年间,世界各地许多出版商感觉跟不上形势。他们发现有20多万个地名索引不得不去掉重排,有数百万张地图都已过时,而地图出版也不得不由五年一版改为一年一版。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东欧剧变引起的变动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世界格局的剧烈变动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21-02-03更新 | 436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苏联时期创作的一幅漫画。标题:“美国正在对北约盟友施加压力,强迫其追随自己的策略。”说明:火箭上的文字为“北约”。该漫画
A.准确揭示了北约成立的目的B.说明美国试图在军事上控制西欧
C.反映了当时美苏冷战的形势D.反映美国与北约盟国矛盾尖锐化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两极格局下,两个头等强国的确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太平洋和东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和卫星国,但他们并没有仿照英国和法国的做法——瓜分殖民地;这时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即殖民地利用冷战在苏联和美国之间挑拨离间。斯塔夫里阿诺斯旨在说明
A.美苏对待殖民地态度一致B.两极格局下美苏争夺中间地带
C.欧亚地区是美苏争夺焦点D.冷战利于殖民地获得民族解放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对国际局势和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下列为新的世界格局奠定了框架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B.美苏争霸C.杜鲁门主义D.雅尔塔体系
7 . 1959年9月,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为期3天的非正式会谈,双方就德国问题、柏林问题、裁军问题、禁止核试验问题、进行科学文化交流、发展经济合作和双边关系等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戴维营会议的召开
A.促进美苏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合作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冷战的紧张局势
C.表明美苏关系进入苏攻美守的时代D.通过平和谈判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
8 .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举世震惊。有意思的是,苏联公布了卫星搭载的两个发射器的接收频率,其中之一的发射器接收频率与美国WWV广播授时台所发出的强大频率基本一致,同为20MHz信号。苏联此举
A.刺激美国新一轮技术的革新和发展B.表明意识形态是美苏争霸的关键
C.说明此时的美苏争霸苏联处于攻势D.意味着美苏争霸开始进入新领域
9 . 1956年,通过苏美双方协商,《美国画报》在苏联境内重新发行;作为交换条件,《苏联》(后更名为《苏维埃生活》)杂志创刊并打入美国市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美国掌握文化宣传主动权B.苏联民众价值观混乱
C.美苏冷战扩大到文化领域D.美苏文化软实力相当
10 . 某学者认为:“尽管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但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而意识形态又加强了他们的受威胁感。”该学者意在指出
A.美苏之间本质上没有利益冲突B.冷战的爆发是多重因素的作用
C.冷战实际上是主观意志的产物D.决策者认识局限导致美苏冷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