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老式的西方殖民体系判了死刑…这些“不发达”国家成为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同时继续要求得到经济(马歇尔计划)和军事援助。这类援助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据此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C.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美苏冷战对峙加剧
2023-12-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崛起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C.联合国主要由发达国家操纵D.美国已经建立单极世界
2023-12-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苏联作为有70多年历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初期的外国武装干涉、经济封锁,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未能被摧垮,却在已经有相当实力的情况下,自己把自己搞垮了。”苏联“垮了”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失败
B.西方的“和平演变”
C.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恶果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023-12-11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9—1963年,联邦德国一方面主动同民主德国进行经济贸易,以此作为连接德国两部分的经济纽带(     
A.冷战与德国统一诉求的影响B.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控制力
C.欧洲煤钢联营对市场的需求D.西柏林处于民主德国范围内
2023-10-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1947年7月西方人绘制的漫画。画中苏联外长莫托诺夫化身为一名女教师,对着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大声呵斥:“鼻子向左转”。该漫画(       
   
A.表明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B.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争斗
C.讽刺了社会主义阵营解体D.揭示了两极格局的矛盾
6 . 1961年8月12-13日,东德在西柏林周围拉起了一道全长约154千米的路障和铁丝网,后来改建成水泥墙,这就是“柏林墙”。它的修建(     
A.成为“冷战”符号和象征B.反映美苏两极对抗结束
C.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发展
2023-06-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如图是一幅反映冷战对抗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古巴导弹危机D.北约的建立
8 .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在政府文件中明确表示要“让亚洲处于无法冲击美国霸主地位的状态,同时防止出现震慑整个亚太地区的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力量”。这说明(     
A.冷战加剧了美苏矛盾B.冷战政策的重心转移
C.亚洲对美国威胁加剧D.美将对亚洲进行援助
2023-01-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64年,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969年,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勃兰特上台后主张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这能够反映(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被冲破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C.国际社会主义影响力扩大D.西欧面临苏联的强大压力
10 . 2005年是联合国的重要改革年,经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激烈争吵,联合国通过了《成果文件》。根据《成果文件》而于次年成立的人权理事会,基本是按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建立的,美国则因对该机构的设置方式不满意而没有参加。这反映出21世纪初(     
A.美国的霸权地位逐渐崩溃B.联合国的运行机制发生变革
C.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增强D.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