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几乎断绝了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贸易往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西欧间以石油换技术为主要特点的贸易才迅速发展起来。这引起了美国的恐慌。美国认为,苏联人进行的石油倾销,会使西方国家的国防和工业渐渐依赖苏联石油,这“或许比军事威胁更危险”。1962年初,美国国会提出修正案,对苏联战略物资进行出口管制。其次,美国歪曲《北大西洋公约》中加强集团内部贸易合作的条款,赋予北约以经济冷战职能。1962年11月,北约组织理事会通过秘密决议,正式拉开了北约对苏联进行输油钢管禁运的序幕。禁运实施后,苏联石油产量年增长率从12.8%下降到8.9%,但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仍继续大量进口苏联石油,且呈连年增长之势。美国企图统一西方贸易管制立场,加强其在东西方贸易管制中领导地位的美梦破灭了。在这种情况下,1966年美国宣布取消禁运。1962年对苏联进行的输油钢管禁运成为北约史上唯一付诸实施的一次禁运。

——据李新华、魏建国《美国与北约对苏联的输油钢管禁运》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约对苏联实行禁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动的北约禁运无法成功的原因。
2 . 【文化宣传与冷战】

材料一   美国学(American Studies)是对美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跨学科与综合性研究的学术领域。制度性、成规模的美国学最早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在知识冷战(In-tellectual Cold War)的视域下,美国试图通过传播“致力于理解、定义和宣扬美国文化”的美国学,来达到维持自身知识霸权的目的。日本和印度是最早接受美国学的亚洲国家,对美国学在亚洲的后续铺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在亚洲构建美国学,客观上促进了亚洲知识阶层对美国文化的学术研究,但从根本上看,其目标主要为散播美国价值观念和改善美国对外文化关系,反映了美国尝试掌握学术话语主动权的强烈意愿。

材料二   冷战在为美国学海外传播提供动力的同时,也推动美国学成为同苏联争夺学术主导权的工具。在美国学向亚洲传播的早期历程中,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通过课程设置、学者互访、建立研究中心和举办学术论坛等方式,不仅打开了美国资金、思想和人力资源侵入亚洲知识界的大门,亦将美国塑造为美国学跨国知识交流的“中心”国家。冷战结束后,有些亚洲国家依旧将美国学视为不可多得的跨国智识财富(Trans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认为借用美国学的学术研究模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明确本国文化特征进而树立民族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学在亚洲的传播确实起到了树立美国知识霸权,进而维护“战后国际新秩序”的作用。

——以上均摘编自石可鑫《知识冷战与美国学在亚洲的初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学向海外传播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学在亚洲传播的方式并分析其传播的影响。
2024-01-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印度成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进入50年代,赫鲁晓夫主张与美国在各个领域展开“和平竞赛”,以制度优势战胜资本主义,亚非拉作为“中间地带”成为重点争夺对象。1955年之后,苏联为印度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与技术援助,印度成为苏联在亚洲给予经济援助数量最多的国家。

——摘编自沈志华《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等

材料二   苏联这种不同以往的大幅度对外援助活动被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视为“经济攻势”,亦引起美国政府的警觉。艾森豪威尔政府改变了之前重自由贸易而轻对外援助的做法,积极加强对外援助。美国政府对印度提供了数量可观的经济援助,使印度成为当时美国对外经济援助中最大的受援国。

——上述材料摘编自郭华东《苏联对印度的经济攻势与美国的反应(1953-1961年)》

材料三   中国、印度的人均GDP表


按2003年市场汇率计算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1970年1998年1995年1998年
中国11475029203220
印度9743014001700

20世纪50年代一次国际会议上,印度总理尼赫鲁对周恩来总理说,我们两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我们能否比试一下,看谁干得好。周恩来表示同意。

——摘编自高斌《中印两国经济现代化的比较分析》

(1)依据材料一、二、简析苏联、美国对印度援助的历史背景,指出此时期印度经济现代化相对于中国的优势。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印“比试”的结果及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制度优势。
2024-01-2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欧洲各国热衷于欧洲统一和欧洲联邦的人士开始将其理想付诸行动。1946 9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讲演,吹响了战后欧洲统一运动的新号角。战后初期,丘吉尔曾在西欧各国旅行,并在瑞士的讲演中明确提出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主张。同时,丘吉尔还特别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必须在重建欧洲大家庭的进程中共同发挥带头作用。此后,丘吉尔积极地推动欧洲统一运动的发展。1948 5月,“欧洲统一运动国际委员会”发起和组织的“欧洲大会”在荷兰海牙举行,来自欧洲16个国家的700多人参加了大会,其中包括丘吉尔、阿登纳、罗伯特.舒曼等著名政治家以及200多组议员,12名前内阁总理和60多名部长。19495月,欧洲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欧洲第一个政府间的政治组织,包括了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外交部部长组成)、议会(由成员国议金代表团组成)和秘书处等机构。此后欧洲联合的步伐大大加快。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湖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欧洲合众国”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年,中国援非金额高达1815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亿美元。1975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逐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欧国家仍力图保持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即使他们政治上放弃殖民统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资及培训干部等方式继续维持他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西欧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时候使非洲国家更加依赖外援,根本做不到授人以渔。19661969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法国就曾向要求独立的伊格博共和国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主编《非洲民族独立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
2024-01-20更新 | 505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311月,巴拿马在美国军舰保护下策划革命,脱离哥伦比亚,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夺取巴拿马运河开凿权,于1904年成立地峡运河委员会,开始修建巴拿马运河。1914年秋,巴拿马运河工程完工。19148月,第一艘轮船通过巴拿马运河。经过长期谈判,美国和巴拿马共和国于1955年签订相关协议,美国将运河区的租金由每年43万美元提高到193万美元,将更多的土地交还当地政府,并为巴拿马民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还规定不分国籍的所有运河区雇员享有相同基本工资的原则。19779月,美国与巴拿马共和国签订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承认巴拿马对其所有领土拥有主权。根据该条约规定,美国保留运河运营权,并在条约期间行使其防卫的主要责任。

——摘编自罗衍军、王蕊玉《美国巴拿马运河政策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拿马运河修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巴拿马运河主权变迁作出合理解释。
2023-06-04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逐渐认识到,只有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才能以积极的姿态对抗苏联共产主义。从19471951年,美国对西欧提供了133亿美元的经济援助,90%为赠予,10%为贷款。各受援国纷纷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内容包括逐步取消关税壁垒、放松外汇限制,接受美国对受援国重工业的监督及其对外贸易的控制,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力等。19479月签署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主要国家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其功能介于超国家常规政府合作之间,因此,从客观方面分析,西欧走向联合,开始一体化进程是从马歇尔计划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开始的。

      ——摘编自夏路《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欧盟以欧洲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为重要基础,进而不断整合欧洲力量。几个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一直不断。为此,欧盟还建立了一整套维护欧洲长期稳定的有效机制,较好地维护了欧洲内部的稳定与和平。随着欧盟的强力推动,欧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2.6%, 超过美国。欧元的规模、优势及其在货币格局中的比重和作用开始改变美元独霸国际货币体系的局面,直接挑战美元的霸权。欧盟的成功经验,让更多地区和组织开始按照欧盟进程,通过一体化来改善本地区体系结构,促进地区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

——摘编自黄凤志主编《当代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的欧洲复兴计划的特点,简要评价该计划对西欧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成立的背景,概述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2023-01-08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咨文,提出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以遏制为主要特征的总构想,即被冠以“杜鲁门主义”。杜鲁门对当前世界的基本格局进行了一番高度抽象的概括,将世界划分成自由和极权两大阵营,然后杜鲁门从一般意义上阐释了面对这样的形势美国所应采取的外交政策:“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人集团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如果我们在领导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就会使全世界的和平受到危害——肯定也会使我国的繁荣幸福受到危害。”这就是“杜鲁门主义”的基本内容,它们规定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总体方向。

——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材料二   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在国会发表咨文《70年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从全球战略角度系统论述了经过调整的美国对外政策纲领,这就是所谓“尼克松主义”。这一新战略强调“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以现实主义的立场重新界定了美国与盟国的关系,重新确立了美国的干预能力和限度,并突出了外交在实现国家利益目标中的作用。与冷战初期的“杜鲁门主义”比较,尼克松主义是一种局部收缩的防御色彩较浓的战略,它承认,美国无力在世界上独自称霸,世界正在朝着以五大力量(美、苏、中、日、欧)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新时代”发展,美国需要并可以借助第三种力量来遏制苏联,以较低的成本维持霸权。它认为,在现实的条件下,美国不可能全面出击,为确保战略重点必须实行局部的战略收缩,具体而言,要亚洲收缩,集中力量加强欧洲的防御。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用史实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落实杜鲁门主义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
2022-07-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通过切实提高“一带一路”的实施质量,稳步走向世界,致力于更加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与人类发展。有人热衷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相关杂音不时花样翻新,如“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输出模式论”“债务陷阱论”“建立势力范围论”“经济掠夺论”“另起炉灶论”等等。

——摘编自阮宗泽《“一带一路”:塑造共享的21世纪》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一带一路”“杂音”中的某一个观点简要评说。(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符合逻辑)
2022-07-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9年,西欧与日本经济恢复并开始挑战美国的霸权。在苏联的竞争下,美国的核优势日渐消失,越战让美国泥足深陷。在这种局势下,尼克松政府提出了缓和战略,其中包括与苏联进行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同时,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催泪瓦斯与落叶剂等化学武器,遭到国内外舆论的普遍谴责;加之,英国和苏联等国先于美国提出禁止生物或化学武器的提案,尼克松政府为避免陷于被动,最终采取了对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区别对待的态度:全面放弃生物与毒素武器,只进行防御性研发;放弃首先使用化学武器的权利,只保留威慑和报复的化学战能力。尼克松政府认为,这些决策并不影响其保卫美国安全的能力,不但无损美国利益,反而有助于减少美国政府财政负担。在国际上做出裁军表率,展现出美国致力于控制军备、寻求和平的诚意。特别是对美苏各项军备控制与裁军对话具有促进意义。

——摘编自刘磊、黄卉《尼克松政府对生化武器的政策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尼克松政府生化武器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尼克松政府生化武器政策有何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