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8 道试题
1 .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2019-01-30更新 | 293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江苏卷)
2 .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政府加大了对拉美的援助力度,不但同意成立美洲开发银行,以更加便利和系统地向拉美国家和地区提供资本和技术援助,还决定拨款5亿美元设立"社会进步信托基金"。美国的这些举措旨在(     
A.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阻止拉美民族民主运动
C.助推美洲地区经济合作D.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渗透
2022-12-15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备考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50年代,苏联人认为,女性解放运动是与无产阶级运动同步进行的,女性运动是天然反殖民主义、反资本主义的。美国人则强调只有在西方模式的“民主”制度体系下,女性权力才有可能得到保障。这表明(     
A.国际社会对女性权益的重视B.经济差异影响学术观点
C.女性主义诠释渗透冷战意识D.美苏争霸重心发生转移
2023-02-08更新 | 34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吴有法在《德国史探研》中说到:“‘德国’问题在不同时期,含义也不同。对刚成立的联郑德国来说,‘德国问题’就是复兴西德经济、取得独立的国家主权,改善德法关系,防止德国成为‘第四帝国’。战后初期‘德国问题’的解决,就是通过欧洲一体化途径予以实现的……才有了今天的欧盟和欧洲的大联合。”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联邦德国的建立导致“德国问题”出现
B.德法关系的改善解决了“德国问题”
C.欧洲一体化有助于解决“德国问题”
D.欧洲一体化完成的标志是欧盟成立
2019-05-26更新 | 1821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5 . 二战后初期,随着美国对拉丁美洲政治与经济影响的深入,绝大多数拉美国家成为美国的盟友。但在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纷纷加入不结盟运动,至冷战结束时,大多数拉美国家已加入不结盟运动。这一变化反映出(     
A.意识形态影响国家政策B.两极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C.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2年建立的“美国之音”在二战后成为美国政府向苏联民众宣传的主要工具,不仅推广美国生活方式,更宣扬“自由世界”原则。从1949年开始,“美国之音”在乌克兰、立陶宛等地用当地语言广播。由此可见,“美国之音”(     
A.建立初衷服务于美国冷战战略B.主导了“自由世界”宣传工作
C.推动了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发展D.逐渐发展成为一柄“冷战利器”
2023-06-21更新 | 299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届高三考前定位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两极格局瓦解后,在西方的鼓动和支持下,乌克兰持续推动“脱俄入欧”进程,俄罗斯也积极拉拢其加入原苏联地缘政治空间范围。乌克兰在东西取向问题上俨然陷入了一场多边地缘政治博弈的“拉锯战”中。材料旨在说明(     
A.世界政治新秩序尚未确立B.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世界
C.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挑战D.发展中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2023-09-08更新 | 3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面对社会主义阵营,地处冷战前沿地带的西欧,在重建福利体系时所要考虑的并非是福利的本质,而是要和华约国家争夺道德制高点……由此带来的就是目前欧洲福利泛化的问题……”这反映了
A.福利国家的发展给西欧各国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B.东西方冷战是西欧各国建立福利国家的重要诱因
C.意识形态对抗促使西欧各国福利国家畸型化发展
D.不同社会制度竞争推动西欧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22-05-07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18771917年部分工业产量统计

工业产品18771887189719071917
原钢产量(千吨)579339372722373745784
原油产量(千吨)1780377180632214644709
汽车产量(千辆)441874
发电(10亿瓦小时)1412143429

——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美洲卷》(1750-1993年)

材料二   美国的自然资源牛富,得天独厚。煤、铁、天然气、钾矿和磷矿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面积广,水力资源充沛,西部有广大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垦。……美国地处西半球.邻国多为弱国,不仅不受入侵的威胁,而且可以支配其它关洲国家,也不需卷入欧洲国家的纷争。国力弱小时,东西两大洋像护城河一样保护着美国的国家安全,国力壮大后,两洋又变成对外扩张的捷径。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避免涉足欧洲政治军事冲突。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以"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拒绝欧洲列强插手美洲事务,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期间,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战后"威尔逊主义"试图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重建纳入美国设计的轨道,美国在孤立主义掩饰下充当世界霸主的野心逐渐暴露。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演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

——摘编自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崛起的原因。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进行评述。
2022-04-28更新 | 3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2-05-31更新 | 34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高三2018年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