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5年,美国宣布计划发射人造卫星。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美国也发射了自己的卫星,并成立了美国航空航天局。1961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成为了第一个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人,55日,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也飞进了太空。1962年底,NASA建立月球着陆计划。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等搭乘“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苏联方面,四次尝试登月的失败,似乎让美国“赢得”了自卫星发射以来的这场“太空竞赛”。

此时,两国开始意识到,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于是一项合作任务开始了——让美国最后的阿波罗飞船和苏联的联盟号载人飞船进行对接。1975717日,两架飞船相遇并对接,这次太空“握手”赢得了世界的赞誉。虽然“太空竞赛”是两个超级大国为证明自己航天能力的优势而展开的,但却给世界航天技术留下了灿烂的遗产。

——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美苏的较量:太空竞赛》


(1)根据材料,概括美苏太空竞赛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苏太空竞赛的主要影响。
2 . 1945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针对当时的国际局势提出两点建议:利用威慑制服威胁;修复紊乱且低迷的西方国家体系。他认为相比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他更担心欧洲的沉沦对全球势力均衡所造成的破坏,使得美国不得不回到一战和二战时那种以武力应对威胁的老路。艾奇逊意图是
A.重新塑造欧洲均势B.稳定欧洲社会秩序
C.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保证美国国家安全
2021-05-24更新 | 69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 . 1960年,美国警告日本和西欧各国,在进口苏联廉价石油时不要损害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并特别强调这些贸易的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但遭到日本和西欧各国的抵制。这表明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崩溃
B.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C.缓和冷战局面是人心所向
D.美国的盟友不甘心损害自身利益
2021-05-24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18-20世纪下半叶的新变化
4 . 1957年,苏联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洲际导弹和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终于使西方人相信“苏联人现在可以制造能够打到世界任何既定目标的弹道导弹了”。受到党派政治攻击的刺激,以及美苏之间“异弹差距”的恐惧,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将颗科学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材料表明
A.冷战初期苏联优势明显B.美国党派政治决定冷战走向
C.军备竞赛推动冷战升级D.世界格局因冷战发生了改变
5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发生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大多从社会主义制度变革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列不属于东欧剧变共同历史原因的是
A.苏联模式的束缚B.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C.苏联逐步放松对东欧的控制D.东欧国家自身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2021-05-24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6 . 1970年代,民主德国在出台“新的东方政策”谋求与苏联级和关系的同时,又积极促成欧共体通过“维尔纳报告”“达维农报告”进一步打开欧洲经济合作之路,并开创欧洲政治联合的先河。民主德国此举
A.使美德盟友关系破裂B.缓和了欧洲冷战局势
C.促成欧盟的最终成立D.实现了德国国家统一
7 . 20世纪,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之满足。”上述认识的出现源于
A.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功B.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C.世界两极格局的确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21-05-23更新 | 475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此前由西欧列强所主导的世界格局,美苏“冷战”很快爆发,随之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区。1947年,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继而推动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这就是大西洋联盟政策实施的一连串标志。至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

尽管双方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在共同遏制苏联方面仍存在一致的根本利益。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欧“特殊关系”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北约组织应该是一个彼此完全平等的主权独立的国家联盟,而不能是一个含有主从关系的组织。

在改组北约的要求被拒绝后,戴高乐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包括最终退出了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此举使大西洋联盟陷入了一场严重危机,成为西方阵营分化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1993年,美国微调了对欧政策,美国表示支持欧洲搞经货联盟,原则上也赞成欧盟发展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显示了对欧洲一体化较为灵活的态度。同时,美国政府主张改造北约,以利于美国继续通过北约控制欧洲。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修改了军事战略,增加了政治职能,还计划进行东扩。为缓解欧盟要求发展自身防务的压力,克林顿政府还提议在北约内建立一支“诸兵种联合特遣部队”,以使西欧联盟的部队能在美军不参加的情况下独立采取行动,执行使命过程中可使用北约的设施。美欧关系出现历史性调整,即从冷战时期依附性质的“特殊关系”向后冷战时代趋向平等的“正常关系”转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一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后冷战时代美欧关系走向“正常关系”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欧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9 .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联邦德国与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分别建立外交关系,与苏联签订了《莫斯科条约》,承认民主德国为另一个德意志国家,但同时不放弃追求和平统一德国的目标。这一转交
A.使其摆脱了美国控制B.维持了冷战局面
C.有利于欧洲和平发展D.实现了德国统一
2021-05-22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69年关于中苏冲突,基辛格申明,支持中国的领土争议诉求会导致美苏冲突……他拒斥了一些主张对华进行直接帮扶乃至军事协助的冒险建议。但他强调战略上倾向中国是可行且必要的。据此判断,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是
A.完全站在中国一边对抗苏联B.联合苏联共同遏制中国的发展
C.保持“中立”政策从中取利D.军事中立但开始调整对华政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