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60~1970年法国、西德、意大利和美国主要经济发展数据(单位:%)。由此可以推断出
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70年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假设1948年为100)
法国西德意大利美国法国西德美国
+5.7+4.4+5.3+4.3+1.9+6.5—16.8
A.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B.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西欧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D.西欧国际话语权逐步增强
2 . 国家实力与国际关系

材料一   有美国学者根据相关数据,制作了1872年和1950年世界主要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分配(百分比)柱状图如下: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日本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并加工综合、改造提高,创造出适合日本需要的新技术。197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苏。80年代初,日本进一步提出“科技立国”的口号。1989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达60多亿美元,物美价廉的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造成巨大冲击。1990年,反映美国官方态度和立场的《外交》季刊提出“从遏制苏联转向遏制日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年世界主要大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美国“从遏制苏联转向遏制日本”的原因。
3 . 1962年,美国全面启动“青年领袖项目”,源源不断地将第三世界的潜在国家领袖和青年精英带到美国接受文化熏陶。据1967年政府统计报告,曾参加过交流项目的非洲精英中,已出现两位首相、两位总统、一位副总统、五位国务卿和87位部长。这表明当时
A.美国和平演变政策成效显著B.第三世界倒向资本主义阵营
C.美国操纵非洲国家民主选举D.第三世界成为文化冷战重地
2022-04-06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学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45-2004年法国民意调查:“你认为1945年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统计结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法国民族主义的不断发展B.英法关系持续恶化的表现
C.冷战思维导致的恶果显现D.美国对法国控制不断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1978至1988年世界半导体芯片生产情况统计。这些变化
1978至1988年世界半导体芯片的生产情况(%)
年份型号美国日本欧共体全世界合计
19784K87130100
198216K61345100
198464K38584100
1986256K15821100
19881M5913100

A.加剧了美日之间贸易摩擦B.促使“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使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D.使世界科技重心向日本转移
6 .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名称词汇提及次数
1988年1993年
《纽约时报》自由世界7144
西方46144
《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
西方3687
《国会记录》自由世界356114
西方710

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7 . 据西方统计: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军费一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财政支出的33%以上。进入80年代,军费支出仍以5%的速度增长,年总额达到1300亿—1600亿美元,几乎75%以上的科学技术费用都是用在军事上。这反映了
A.苏联的综合国力已超美国B.苏联的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C.美苏争霸苏联占绝对优势D.美苏的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下列是美国《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机构词汇1988年1993年百分变化
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40%
“西方”3687+142%

A.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B.美国主流媒体与政府意识出现不同步现象
C.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D.东西方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抗呈现缓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