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0 道试题
1 . 冷战的原因
(1)制度差异:美国和苏联是两个__________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
(2)同盟关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3)根本原因:两国的______存在严重冲突,______也尖锐对立。
2022-09-24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8-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2 . 下面为苏联漫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漫画中下方人物代表美国政府)。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不可靠的屏障”
A.美国意欲利用欧洲遏制苏联B.美苏加紧对中间地带的争夺
C.美国未能有效缓和其社会危机D.美苏意识形态之争渐趋常态化
2022-09-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纲要下-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共产党影响力快速提升,但到1951年,各国共产党势力便迅速衰弱。对这一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西欧各国经济快速实现了恢复发展B.冷战切断苏联对西欧共产党的支持
C.西欧各国政府大力压制共产党活动D.苏联东欧政局变化影响共产党的形象
2022-09-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纲要下-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4 .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社会制度的不同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D.经济水平的差距
2022-09-17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纲要下-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将世界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营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营垒”的标准是(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国家的社会制度
2022-09-17更新 | 11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纲要下-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6 . 学界一般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结盟运动的作用和影响,会因其作为“中间地带”的战略地位不复存在而削弱。但截至目前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已达120个。不结盟运动成员数目的不断增加反映了(     
A.冷战在一定时期内的长期存在B.南北对话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C.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速度加快D.第三世界国家存在共同利益
7 . 国际格局从以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____
2022-09-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下)
8 . 苏联放任西欧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局面。____,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2022-09-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下)
9 . 多极力量的成长
____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②苏联为首的____开始瓦解: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导致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恶化。
____成为国际社会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中国自力更生拥有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
____登上国际政治舞台: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之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万隆精神。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2022-09-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下)
10 . 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具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出现________,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他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相当严重的。
2022-09-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