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54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农业贸易发展与援助法案》,规定只要发现某国有工人组织或疑似左翼的反对派,就可以动用战略粮食储备“送温暖”。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粮食出口量的79%投向了第三世界国家,因为“只要给饥饿的人们一些面包,他们就会听话”。这体现了(     
A.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危机得到解决B.美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C.世界各国对美国的粮食依赖加深D.粮食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工具
2022-1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58年,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封面出现了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个是苏联十年级(高一)学生,另一个是美国高中生,标题是醒目的“教育危机”。杂志调查显示,苏联学生的受教育水平要超出美国学生两个年级,所接受的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也要远远超过美国。这反映出(     
A.人才竞争成为美苏冷战的核心B.指令计划更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C.教育交流掩盖了意识形态冲突D.社会主义的发展引发美国忧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军方在1947年提出的对外援助报告指出:“一旦由于意识形态而与苏联发生战争,几乎所有可能与美国结盟的潜在强国均位于西欧。”报告将美国经济援助的前几名定为:英、法、西德、比利时。而马歇尔计划中实际援助款额前4位是英、法、意、西德。这表明(     
A.冷战的重心是争夺西欧控制权B.美国军方主导了对外经济援助
C.马歇尔计划包含政治战略意图D.美国经济援助推动了欧洲联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处理战败国日本的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这反映出(     
A.对日本的处理加剧了美苏冷战B.大国利益争夺影响了战后秩序
C.苏联成为对抗美日的主要国家D.日本的侵略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8年4月,阿富汗爆发政变,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9 年2月后,美国政府停止了对阿富汗政府的援助,转而支持不断引发叛乱活动的抵抗组织。1979年12月 12日,苏联正式作出决定立即派兵进入阿富汗。阿富汗战争(  )
A.是在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发动B.直接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导致美苏间由缓和转入再次对抗D.严重破坏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
2022-05-22更新 | 33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22届高三决胜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6 . 1975年初,世界石油价格比1974年秋提高4倍,而在1974年至1975年苏联售给东欧的各种石油产品的单价实际只增长了87%。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转而加强发展同西方特别是同美国的石油贸易,以至于削减对东欧的石油出口。这表明苏联
A.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B.能源贸易着眼于政治利益
C.石油输出服务美苏对抗战略D.将欧洲地区视为冷战重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几乎断绝了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贸易往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西欧间以石油换技术为主要特点的贸易才迅速发展起来。这引起了美国的恐慌。美国认为,苏联人进行的石油倾销,会使西方国家的国防和工业渐渐依赖苏联石油,这“或许比军事威胁更危险”。1962年初,美国国会提出修正案,对苏联战略物资进行出口管制。其次,美国歪曲《北大西洋公约》中加强集团内部贸易合作的条款,赋予北约以经济冷战职能。1962年11月,北约组织理事会通过秘密决议,正式拉开了北约对苏联进行输油钢管禁运的序幕。禁运实施后,苏联石油产量年增长率从12.8%下降到8.9%,但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仍继续大量进口苏联石油,且呈连年增长之势。美国企图统一西方贸易管制立场,加强其在东西方贸易管制中领导地位的美梦破灭了。在这种情况下,1966年美国宣布取消禁运。1962年对苏联进行的输油钢管禁运成为北约史上唯一付诸实施的一次禁运。

——据李新华、魏建国《美国与北约对苏联的输油钢管禁运》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约对苏联实行禁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动的北约禁运无法成功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9年,杜鲁门提出,“以我们先进的科学和工业帮助改善那些未发展起来的地区”;1960年,肯尼迪要求西方为东欧准备一套更灵活和更现实的做法;1964年,约翰逊指出,美国在东欧的主要目标,就是鼓励用和平手段来削弱莫斯科的控制。美国的上述计划旨在
A.强化地域统治,争夺中间地带B.对外输出民主,构建单极世界
C.加强经济渗透,实现全球霸权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2022-05-01更新 | 34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石油安全的国际向度深深影响着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和对外政策,甚至国际体系的结构等问题。“石油因素对苏联的经济有非常大的意义”,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与西欧间的石油贸易逐步发展起来。苏联国家石油公司除向欧洲国家施展石油外交,埃及、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成为苏联石油和石油产品最大的进口国,在苏联看来,苏联有责任帮助这些国家打破束缚,使它们与社会主义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1976年至1980年间,经互会国家从苏联进口了3亿7800万吨石油、9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20世纪80年代末,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政策”下,松动了石油外交政策,苏联利用东西方“缓和”的有利时机加强油气外交攻势。

——摘编自于春苓《苏联石油公司与能源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苏联加强石油安全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加强石油安全的影响。
2022-04-23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45年底,美国不仅没有实施早就拟定的“旨在肢解德国、削弱德国工业”的计划,还撤换了计划制定者、时任财政部长的摩根索。1946年5月,美国停止从德国美占区索取赔款,以后更是提出了德国“经济统一”方案,并于1946年底与英国合并德国占领区。据此可知,美国
A.对德政策缺乏连续性B.助推马歇尔计划实施
C.立足于实现德国复兴D.旨在与苏联进行对抗
2022-04-15更新 | 33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22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