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呈现出什么特征?它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有人根据图2中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亲切交谈的现象做出了如下推断:美苏“阳台对话”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这一推断对吗?为什么?

材料二   在后来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中,国际秩序在许多方面都比较稳定。


(2)这一时期国际秩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有哪些?
2024-01-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024-0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在某个时期美国政治文化中出现了“围堵”、“解放”、“多米诺骨牌”、“威慑”、“遏制”等概念。这些概念出现的时期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一战时期C.二战时期D.冷战时期
2024-01-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B.美苏的冷战
C.苏联的封锁D.德国的分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B.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
C.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的抗衡
6 . 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其标志是(     
A.苏联解体B.欧盟成立C.日本崛起D.不结盟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喊出“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     
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
C.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D.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
2023-06-11更新 | 261次组卷 | 3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以杜鲁门政府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开端,其后美国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的外援活动。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一些重要战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1945-1952)》

材料二   基辛格认识到美国的实力是有限的……新的力量正在逐渐破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从严格意义上的军事实力来看,两个超级大国仍远居前列,但从另一些方面来看,世界已经变得更多极化:从经济上来说,现在至少有5个主要集团;在政治上,已经出现了更多的势力中心……他是欢迎这种变化的。在大国的协作中,相互保持平衡,谁也不统治谁,将出现一个比两极世界“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域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进步;特别通过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共同性。

——《欧洲联盟条约》第一编第B条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外援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外援活动对西欧国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冷战格局下出现的“新的力量”有哪些?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说:宣布美国将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他强调美国的政策不反对任何国家和主义,只反对饥饿、贫穷和混乱。马歇尔计划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并把苏联和东欧也包括在受援国之内。马歇尔计划的提出表明(     
A.美国致力于欧洲经济的恢复B.美苏在经济问题上达成共识
C.援助欧洲符合美国国家利益D.美国试图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并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机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机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据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材料三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四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二战后世界格局形成的原因。
(3)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三中欧洲的“冷战”和亚洲的“火药味”。
(4)材料四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