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下图为21世纪初国际投资流向图。对此解说正确的是
A.欧美成为世界主要资本输出地B.中国吸引的国际投资最多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D.西亚石油出口被欧美控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世界农产品中食品的贸易数额,19世纪50年代约近400万吨,80年代增加了三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为4,000万吨,后来历经两次大战,大体上也还维持这个水平,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又突增了一倍(详见下表)。

1854—1858年~1962—1966年世界农产品(食品)的出口额(单位:百万吨)

 1854—58年1884—88年1901—13年1924—28年1934—38年1952—56年1962—66年
小麦
黑麦
大麦
燕麦
玉米
牛肉
猪肉
羊肉
黄油
总计
2.5
0.3
0.3
0.2
0.5
0.03
0.04

0.03
3.9
9.5
2.0
1.9
1.4
2.5
0.1
0.3
0.2
0.1
17.82
19.6
2.3
5.5
3.0
6.8
0.6
0.4
0.2
0.3
38.7
23.8
1.9
3.4
1.6
8.4
1.2
0.6
0.2
0.4
41.5
17.3
0.9
2.6
0.8
10.0
0.9
0.5
0.3
0.6
33.9
27.1
1.3
5.9
1.5
5.3
0.9
0.5
0.4
0.4
43.3
54.4
4.5
6.8
1.3
22.3
1.4
0.8
0.5
0.6
92.6

数据来源:R.M.Stern,Kyklos,13,1960,58—61;F.A.O.Tradeyearbook,Vol.22,1968。

——摘编自董恺忱《农产品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贸格局越来越趋向于多极化和区域化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市场,农业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详见下图)。

(图)1992—2020年主要经济体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整理所得

——摘编自吕屹云、方凯、许思源《近30年以来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农产品出口的因素并就如何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上图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数据进行解读。
2024-03-19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A201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给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地位世界多极格局开始形成
B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美元失去国际贸易结算功能
C2017年,美国宣布永久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
D2012~2014年,美国利用丹麦的信息电缆监视法、德等国的高级官员社会信息化是把双刃剑
A.AB.BC.CD.D
2023-09-21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江苏南通·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表现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2021在任)贸易政策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政治多极化成为了时代潮流B.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受到破坏
C.经济全球化成为一把双刃剑D.贸易壁垒破坏市场发展前景
2023-05-26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的中国世界史研究

1900年

麦鼎华翻译《埃及近世史》希望以埃及亡国的历史作为一剂良药,使中华民族警醒。

1901年

《译书汇编》译载日本著作,指出:西国学者,悯贫富之不等,而为佣工者,往往受资本家之制,遂有倡均贫富制恒产之说者,谓之社会主义。

1902年

《译书汇编》发表留日学生编译的《史学概论》,这是国内第一部以“史学概论”命名的著作,该书中日本学者的史学思想都来源于西方。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著《广长舌》,这是一部宣传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通俗读物。

1903年

夏清馥编译《印度灭亡战史》;秦嗣宗译《希腊独立史》;张仁普译《意大利独立史》;上海人演社出版《俄国革命战史》。

1905年

梁启超编纂《越南亡国史》

1910年

梁启超又撰《朝鲜灭亡之原因》

1911年

商务印书馆《美国独立战史》重新修订再版,此后两年该书先后出版了第三版和第四版。

——摘编自于沛《近代以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掀起向苏联学习的热潮,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中国学者看到,苏联世界史和苏联中国史论在重新解读中国历史进程方面,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帮助。1978年,中国学术研究步入正轨。在对世界历史新知的渴求和为经济建设出力的愿望的背景下,他们遇到了“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最能打动中国世界史学家之处,在于某些论点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相合。中国史学家认为“全球史观”提倡的新视角、新方法具有开拓意义,不管对全球史观作何评价,对其批判“西方中心论”的态度,总是称许有加,这也是它在中国受到高度评价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刘新成《全球史观在中国》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学界对世界史研究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全球史观””在中国受到欢迎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现代中国世界史研究发展的共同特点。
2024-05-2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1992年12月17日,美、墨、加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94年,墨西哥出现了金融危机,美国遭受牵连,克林顿动用总统紧急权力向墨西哥提供200亿美元援助,并敦促国际社会向墨西哥提供更多的援助。虽然此后墨西哥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但它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却不断加深。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区域集团化弊大于利
B.区域集团化是对全球化的反动
C.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化和全球化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D.发达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7 . 下图为部分年份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以:1900年为100)的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科技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加快
B.世界大战加速劳动力全球流动
C.贸易开放度与金融一体化程度成反比态势
D.经济全球化增加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风险
8 . 下图是中西方学者对文化多样性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文明冲突论”
世界上的许多冲突是由不同的文明所造成的,强势文
化必然战胜弱势文化。
“文化自觉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A.前者符合文化多样性的规律B.前者承认文明多元化下共同发展
C.后者是对文化趋同性的纠偏D.后者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斗争性
2022-11-13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中西方学者对文化多样性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前者符合文化多样性的规律B.前者承认文明多元化下共同发展
C.后者是对文化趋同性的纠偏D.后者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斗争性
2023·江苏·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1019日,毛泽东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苏瓦拉底时指出:要注意中间地带的重要性问题。他认为,在这个地带的一边是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是美国。中间地带从英国一直到拉丁美洲。这个地带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多的国家,包括有三种性质的国家。第一类是拥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第二类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有的已经取得民族解放,有的还在争取民族解放;第三类是在欧洲的不拥有殖民地的自由国家。他还认为,在这些中间地带国家之间,存在着一些内部纠纷。这些纠纷应该用和平方法来解决。

——摘编自李捷《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凡通过战争方式产生的格局,大致需要34年或45年,因为打一场世界性战争充其量是几年的时间。但在和平条件下要形成一个新格局却要经过十倍以上的时间。70年代开始的多极化到80年代末只走完了第一阶段的进程,这已经是20年的光景。第二阶段从90年代开始,90年代以来,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强势地位,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日本和德国,它拥有比其他大国更先进的科技水平、人才资源和地缘优势等条件。1997年以来,东亚地区多数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又使美国的一超地位相应加强。

——摘编自顾关福《冷战后的过渡性国际格局》

(1)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解读材料一中毛泽东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新格局形成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3-11-16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