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1919年,英、美、法三国领导人控制着整个世界;而100年之后,将不会再有能够行使类似权力的政治小集团,任何这样的集团将不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上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组成。这一观点成立的主要依据是(       
A.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B.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抗
C.区域集团发展,局部冲突加剧D.力量对比变化,多极化趋势增强
2023-06-12更新 | 347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

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

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7-10更新 | 2223次组卷 | 1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3 . 2023年8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举行,会议通过并发表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约翰内斯堡宣言》,并达成了组织扩容,邀请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根廷共和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实现了会议的关键目标。金砖国家扩员(     
A.符合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
B.是应对全球危机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
C.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演变的必然结果
D.成为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组织
2024-05-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陕西宝鸡·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97年,泰国受当时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金融风暴,导致东南亚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成就毁于一旦。在亚洲如日本、新加坡国家经济萧条, 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出现政局混乱的局面,打断了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势不可挡B.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C.全球化导致世界动荡不安D.经济全球化中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024-03-24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1)(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6月举行的北约马德里峰会上,美国首次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首脑与会。会后北约发表的战略文件称俄罗斯为“最大且直接的威胁”,而中国被列为“系统性挑战”。这表明(     
A.世界政治新秩序尚未确立B.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
C.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世界D.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31016日,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机爆发。在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成为第三世界及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阿拉伯各产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10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1017日,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1018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结果世界市场,上每桶石油价格从3美元迅速飙升到21美元,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英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

——摘编自刘世强《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与全球化趋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的背景及实施策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3年石油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样化的双边、三角、多角关系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俄、中法发表倡导多极化的声明;法、德、俄决定建立三国年度首脑会晤制度;东盟和中、日、韩举行了“9+3”会议,后发展为“10+3”会议;西欧一些领导人到美国的后院——拉美地区访问,倡议建立欧拉自由贸易。该状况(     
A.表明美国已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B.说明第三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
C.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标志着强权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8 . 20世纪末,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它为欧洲制造业生产零件,从世界各地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进行投资,在美国购买银行,并在欧洲和非洲设立工厂。材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趋势B.世界多极化趋势
C.区域一体化趋势D.社会信息化趋势
2022-02-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统练三历史试题
9 . 两极格局即将结束时,欧洲一名政治家预言世界将出现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统一的欧洲,苏联在经济上将依附于它。另一个是统一的亚洲,美国将依附于它。几年后,欧洲一名学者又预言未来的世界将是“三极”的世界:由美国控制的“美国极”、由中国和日本以及周边国家组成的“亚洲极”、犹豫不决的“欧洲极”。由此可知
A.欧洲企图恢复“世界中心”地位B.亚洲已具备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C.“一超多强”是国际格局新趋势D.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可逆转
10 . 在国内爆发大规模的反对种族歧视、要求种族平等运动不断高涨之时,美国政府仍发布几乎涉及全球所有国家的人权报告,对许多国家点名抨击,甚至动用经济制裁等手段要求对方按照本国的意愿调整内外政策。这反映出
A.美国国内种族歧视现象日益严重
B.人权问题成为国际关系的中心问题
C.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了逆转态势
D.当前的世界政治秩序亟待深度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